9个月婴儿用富马酸酮用量9个月婴儿用富马酸酮用量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9个月婴儿用富马酸酮用量

9个月婴儿用富马酸酮用量()

婴幼儿用药安全问题,大家都很关心。药动学和注意事项给大家码了一份,欢迎关注和收藏!

望对各位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您的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

1、婴幼儿药动学特点

1、吸收

口服:胃内PH高,胃排空时间长,蠕动慢,生物利用度低;

肌注:不易吸收;

皮下:易感染,硬结,吸收注射容量少;

经皮:吸收好;

静脉注射:相对安全

2、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药物浓度高。体液总量占体重比例高,水溶性药物被稀释难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3、代谢

酶系统未健全,代谢能力低。

4、排泄

一、药效学影响:酶活性不足

1、不良反应:毒性增加

2、药物:氯霉素、茶碱等酶代谢药物

二、药效学影响:胎儿血红蛋白多

1、不良反应:高铁红蛋白症

2、药物: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硝基化合物、对氨基水杨酸、非那西丁、氯丙臻、磺胺类药物。

三、药效学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1、不良反应:各类药物表现不同

2、药物:吗啡(呼吸抑制)、氨基糖苷(听神经受损)、青霉素(血药浓度达8-10U/ML青霉素脑病)等。

四、药效学影响: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

1、不良反应:吸收高,药物过量导致的不同毒副作用。

2、药物:口服药物,如水杨酸(胃穿孔)、糖皮质激素(肠粘膜坏死、胃溃疡)。

五、药效学影响:泌尿系统不成熟

1、不良反应:泌尿系损伤、电解质平衡调节差

2、药物: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利尿剂通过肾脏排泄药物等。

六、药效学影响:蛋白结合率较低

1、不良反应:蛋白结合率较低

2、药物:大多数药物。

七、药效学影响:与胆红素竞争力弱

1、不良反应:与胆红素竞争力弱

2、药物:维生素K、吲哚美辛、安定、新生霉素、磺胺类等与三红素竞争力强的药物。

婴幼儿剂量计算方法

成人剂量×小儿体重/70kg

或者小儿体重×小儿每次药量/Kg

1、年龄计算

月龄×成人量/150

或着年龄×成人量/(年龄+12)

2、体表计算

成人量×体表面积/1.73㎡

3、成人剂量折算

1~6月:1/14~1/7;

6月~1岁:1/7~1/5;

1~2岁:1/5~1/4;

2~4岁:1/4~1/3;

婴幼儿常用药物注意事项

1、药物:青霉素类、头孢类

注意事项: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类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使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聚集,而显【醉酒样】反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等含有乙醇的药物合用需注意。

2、药物:氨基糖苷类

注意事项:对耳蜗神经性有毒性,幼儿禁(慎)用。

3、药物:四环素类

注意事项:可致肝肾损害,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幼儿禁用。

4、药物:大环内脂类

注意事项:红霉素毒性低,可用。其它使用时应注意剂量。

5、药物:氯霉素类

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

6、药物:磺胺类

注意事项:对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乳儿可致正铁血红戴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还可致损害肝、肾和周围神经炎等,慎用。

7、药物:喹诺酮类

注意事项:该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慎用。

8、药物: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药物

注意事项:对肝、肾功能损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婴幼儿应禁用。

9、药物:驱肠虫药

注意事项:哌嗪(驱蛔灵)毒性低,可安全使用。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肠虫清,阿苯达挫(2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岁用量减半)

10、药物:解热镇痛类

注意事项:含有非那西汀的复方制剂,可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损伤,对婴幼儿尤其敏感,禁用。氨基比林:首要损害是粒细胞减少,慎用。阿司匹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慎用。对小儿易引起瑞氏综合征,英国规定12岁以内儿童禁用。扑热息痛类:相对安全,可用。

11、药物:镇静催眠药

注意事项: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抵制作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

12、药物:抗癫痫药

注意事项:一般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是安全的,药物毒性反应轻微而且是可逆的,但应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表现,必要时行血药浓度监测,定期做生化检查。

13、药物:呼吸系统用药

注意事项:祛痰药:恶心性祛痰药如氯化铵、愈创木甘油醚等可致恶心、呕吐,为避免幼儿误吸,慎用。

镇咳药:复方甘草片(含阿片粉)、吗啡、喷托维林、可待因等禁(慎)用。

平喘药:计算好剂量。

14、药物:消化系统用药

注意事项:护胃药:碳酸氢钠片6岁以下慎用;H2受体阻断剂8岁以下儿童用。

胃肠解痉药:婴幼儿的急性腹痛,以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多见,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应在全面尤其是腹部检查后酌情应用。

助消化药:乳酶生可用,但不与抗菌药合用。干酵母不良反应少,可用,但大剂量可引起腹泻。

多潘立酮: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1岁以下慎用。

泻药:慎用。

酚酞片:婴儿(1岁以下)禁用,幼儿(1-3岁)慎用。

止泻药: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影响吸收,婴幼儿如长期腹泻货腹胀禁用。洛哌丁胺1岁以下婴儿应禁用。严重脱水的小儿不宜使用。蒙脱石散剂、妈咪爱、疗效确切,可用。

15、药物:抗贫血药

注意事项:硫酸亚铁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可致恶心、呕吐、上腹泻、腹泻等,可饭后服用。叶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

16、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

注意事项: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应慎用。

17、药物:激素类

注意事项: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反应,因此婴幼儿应慎用。

18、药物:维生素类

注意事项:维生素D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婴幼儿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补充时,应掌握好剂量。

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

19、药物:外用药

注意事项:由于小儿皮肤、年末面积相对较大,吸收功能强,注意剂量。

20、药物:其他类

注意事项: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至宝锭、一捻金等儿科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过多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汞中毒症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9个月婴儿用富马酸酮用量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