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婴儿大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个月婴儿正常大便是什么样子的)2个月婴儿大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个月婴儿正常大便是什么样子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2个月婴儿大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个月婴儿正常大便是什么样子的)

2个月婴儿大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个月婴儿正常大便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好,我是猛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儿二便的观察和护理知识。

一、新生儿第一次排尿不能超过24小时,超过了要考虑先天尿道畸形的可能性。护理中要及时更换纸尿裤或尿布,防止尿布疹的发生。还要选择好纸尿裤的品牌,防止发生过敏。鉴于纸尿裤和尿布的作用各有利弊,建议夜晚用纸尿裤,白天使用尿布,交替使用更合理。

1、纸尿裤的利和弊:纸尿裤的利是吸水性好,可保证宝宝的小屁屁干爽。弊是因为有隔尿层,会造成不透气的现象。

2、尿布的利和弊:尿布的利是干爽时的透气性好,弊是尿湿的时候不透气,并且会藤榻宝宝的小屁屁。


3、要不要给宝宝喝水?

谈到宝宝的尿布和纸尿裤就涉及到宝宝要不要喝水的问题,多数人都认为宝宝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百分之九十的水份足够宝宝对水的需求了,不用额外补充水份了,理由是防止增加肾脏的负担。但我不这样认为,大家听我说完是不是这个理:只要不超量,晨起后、喂奶后、洗澡后、出汗后、尿液发黄时、黄疸期间、发烧感冒时等等都必须给宝宝补充适量的水份。给宝宝从小就养成勤喝水的好习惯,千万不要因换尿布麻烦而不给宝宝喝水。勤喝水有助于一些病症的减轻,勤喝水还可避免一些不利情况的发生。


二、新生儿的第一次排便不能超过24小时,超过要考虑先天肠道畸形的可能。第一次排便称之为胎便,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两天左右排净,要经历过度便才能到乳便。胎便要及时清理,假设清理不及时,粘稠的便便干结后粘在宝宝屁屁上很难弄下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便便偏稀,颜色金黄,次数偏多,每天2—6次,多者十多次。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便便成型,颜色为黄色,次数少,每天2—3次左右。有的宝宝消化吸收功能超好,好几天不见便一次,但只要精神状态良好,也属于正常。每次便后一定要用柔软的湿纸巾粘去大部分粪便,再用温水尽量是流动的温水清洗,这样可避免细菌感染。洗后要用棉布粘干,而不是擦干小屁屁,要保证二阴周围干爽,可用吹风机调到温度适宜给宝宝远距离的吹干,时间不能过长,只要摸着屁屁不潮湿了就立马停止。之后再给宝宝涂上抚触油,这样可防止宝宝红臀。如果宝宝肛门红肿并伴有小疙瘩的情况下,要用医用棉签沾鞣酸软膏涂抹患处。因为鞣酸软膏能沉淀蛋白质,所以它有收敛的作用,能使皮肤变硬,从而保护黏膜,减少局部的疼痛,并且能够防止细菌的感染。


三、引起肛门感染的原因

1、新生儿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造成漏屎的现象。便便经常在肛门的周围,会导致皮肤被细菌感染。这种情况随着宝宝月龄的不断增长,各个器官不断的发育完善,就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2、由于宝妈是寒性体质,新生儿吃母乳后也会出现漏屎的现象。这里给宝妈介绍一个驱寒的食疗方法:一个大个的核桃去皮掰碎,老姜切沫,放入碗中,兑入一多半的水倒入锅中,烧开后改成小火打上一个鸡蛋,鸡蛋熟后兑入一少半醪糟再开锅即可。还可用麻姜油烹调食物或煲汤,也可帮助宝妈驱寒。


3、宝妈产后食用荤汤太多,乳汁脂肪含量过高,宝宝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导致宝宝频烦拉稀。使得宝宝肛周不见干爽,而被感染细菌,这种情况只要宝妈调整饮食结构,宝宝便便次数就会减少,肛周红肿感染现象也会消失。

4、宝宝腹部和小脚受凉也会引起宝宝腹泻拉稀。婴儿出生以后肠胃就不停的蠕动,当新生儿腹部受到寒冷的刺激,肠蠕动就会加快,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这种情况下宝宝不只是拉稀的问题了,还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所以宝宝常常以嚎啕大哭的方式向大人发出求救信号。


都说宝宝是纯阳之体,受点冷有好处,但是腹部绝对冷不得,还有宝宝的小脚也冷不得,因为寒从脚底生。小脚受凉了,首先不舒服的就是肚子,不是胀气就是肠绞痛。发生这种情况,首先给宝宝热敷腹部,尽快减轻宝宝的疼痛,之后可给宝宝做腹部按摩,也可做腹部操,可飞机抱,更省事的是让宝宝趴在卷起的包被上,这些措施都可帮助宝宝减轻疼痛和不适。肠绞痛是一种生理疼痛,多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不影响宝宝的健康,但是能搅得一家人团团转。要想不让宝宝遭罪,平时宝妈宝爸就要把宝宝的腹部和小脚保护好,不让这两个地方受凉。也就不会发生肛周红肿感染细菌、宝宝哭闹等一系列的问题。


养儿方知父母恩,

育儿路上智与勤。

点点滴滴无小事,

吃喝拉撒皆学问。

正在带娃的宝妈宝爸有什么育儿妙招或疑惑,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2个月婴儿大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个月婴儿正常大便是什么样子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