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我班上的元元从小开口说话比较晚,会说话了之后说的也不是很清楚,家长一直比较紧张,好不容易盼着他开口了,虽然总说的也就那么几个词和简单的句子,但只有身边的家人能听懂。

面对这种情况,元元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想着上了幼儿园就好了,一直拖着也没提示或矫正孩子的发音。现在元元上幼儿园已经快两个月了,还算顺利的度过了分离焦虑期,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而且在生活自理和习惯方面进步很大,但在口语发音上没有任何进步。

元元的家长在欣慰孩子成长变化的同时又开始对他的“口齿不清楚”感到不安,急忙向老师求救。其实在我的班上,这种情况的可不止元元一个,班里近四分之一的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发音不清楚。

比较集中和常见的例子有:脑西(老师),跺来(过来),介系什么呢?(这是什么呢),小兔纸(小猴子),腻不腻害(厉不厉害),dua dua dua(呱呱呱)……

据有经验的小班教师统计,刚入园的幼儿发音不清楚的现象十分普遍,20%的新生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音不清楚现象。

2

为什么很多小班幼儿会发音不清楚呢?其实,产生这一现象要从内在生理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生理原因:

据医学专家的研究,3岁前的幼儿,发音器官并没有发育成熟,脸部的小肌肉还不能控制好某些音节的发音;同时,该阶段的幼儿在听觉分化能力上也比较薄弱,对相近的音乐不容易辨别和区分。

例如: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l 和舌根音g、k、h,发音不准。Lao shi(老师)说成nao xi,chi(吃)说成qi, ge(哥)说成de……这些对于3岁前以及3岁多点的孩子都是正常,家长不需要过分焦虑。

还有另外一种生理原因是孩子天生舌系带过短,舌头运动不自如,导致有些音发音不好。例如,有的孩子其他发音正常,但就是发不出yu(鱼)的音。

也有的孩子因患病而导致的,如高烧、头部外伤、听力损伤(耳疾病)等,导致幼儿高级神经活动受损,大脑的语言运动区受损以及听不准音,无法模仿正确发音。这些都是幼儿发音不准的可能的生理病因。

其次是外在环境的原因:

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学习。从孩子学说话开始,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正确的示范,3岁以前幼儿个别的发音不是很准确时,家长要适当的纠正,弱化孩子不准确的发音,多做正确的示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生理发育的逐渐完善,口语发音会越来越清楚;但是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发音不清楚的时候,过分紧张、焦虑,所以不断纠正孩子的发音,时间一长,幼儿因为恐惧也不开口,不练习,所以发音得不到进步。

还有一部分家长发现孩子有些发音不准确不仅不去纠正,反而觉得好玩嘲笑孩子,故意模范孩子不正确的发音。这样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强化了不正确的发音,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而很难改变。

3

发音不清楚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如果长时间还没有在发音上有进步和改善,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流,其他孩子和老师无法理解他的表达。时间久了,孩子会变得没有自信,甚至自卑,更加不愿意开口,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形成封闭、孤僻的个性,对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都是不利的。

所以还是要想办法干预一下。

第一,如果是生理因素

见医生。听从专科医生(口腔科)的检查与建议:如果因为舌系带短,可以进行小手术进行治疗;如果因为其他病理因素导致的,需要针对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一般说来,如果4岁之后还是存在较严重的发音不清楚,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再听从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二,如果是环境原因

排除了生理性因素之外,如果还存在发音不清楚且短时间没有任何改善就需要家长有意的采取坚持“正确示范,适度纠正”的策略来帮助幼儿改变现状。

什么叫正确示范呢?

家长要尽全力营造一个正确的语言发音环境,也就是多说普通话。即使不能强求家里其他成员(如祖辈)都说普通话,起码父母自身养成与幼儿用普通话的方式进行交流;

孩子进入到幼儿园后,每天生活在正确的发音环境里,也是有助于改变幼儿发音不准确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标准示范,以及教师平时有意的提示,可以帮助发音不准确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调整。

因此,在无特殊情况下,尽量坚持送幼儿去幼儿园,保障出勤率的同时也是保障更高质量的一种语言环境的熏陶。

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发音标准、吐字清楚的儿童歌曲与儿童节目。家长可以适当选择优秀的电视节目、动画给孩子观看,也可以是优质的绘本音频,同时家长尽量陪伴孩子一同观看。

结束后可以针对某一话题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模仿、复述主要的内容,可以放慢语速,边想边说,家长不评价对错。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大胆开口,模仿学习发音。

3个方式并驾齐驱的话,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随着幼儿自己生理发育的不断完善,配以人为创设的这种潜移默化的良好语言环境,一定会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发音不清楚的病灶。

那么,在正确示范之后,面对孩子依旧不“合格”的发音,是否要纠正呢?

回答是肯定的,要纠正,但是这个度需要把握好。

比如,可以进行专门的纠正练习:针对孩子最显著的几个发音不清楚的字进行纠正练习。如“l”和“n”不分的孩子,可以用强化+纠正的方法,生活中游戏化的方式进行:

“宝贝,你起来吗?”

“起 nai 了!”

“不是起nai,是起lai哦~”

必要时,家长可让孩子近距离观察你的发音口型,放慢速度,让孩子观察你是如何发出的这个音节。这样,孩子不会觉得压力大,同时还知道自己的发音问题在哪,即使他当下改不过来,但会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而有意识的去调整。

总之,就是要结合生活中的常用词,用游戏对话的方式,让孩子慢慢轻松的改变。

当孩子努力尝试过后,还没有效果时,切不可动辄训斥或讽刺、打骂。所谓“适度”就是宽严相济,一定是要多鼓励,多激发孩子学习发音的积极性,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就是态度上的进步也要鼓励和肯定。

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纠正个别的发音不清楚,还会让幼儿不敢开口,保持沉默,或者在原来发音不清楚的基础上导致口吃,这样就危险了。因此,纠正要适度,要对孩子每一次的敢于表达给予掌声与拥抱,让他大胆尝试,直面困难。

另外,也可以配合以艺术的方式加以辅助。艺术也是孩子的一种表达,借助艺术的手段纠正孩子们的发音,会更加轻松和自然。

例如,选择一些孩子发音存在困难的音节相近的歌曲,如《卖报歌》里的“啦啦啦,啦啦啦”特别适合纠正“l”和“n”不分的孩子;《数鸭子》里的“咕嘎 咕嘎”适合不会发“ga”音的孩子,等等。

美术活动同样也是幼儿的一种表达,幼儿创作一幅作品后,可以请幼儿自己讲述,家长或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帮忙做记录,即便是有发音不清楚也要认真全部听完,让幼儿觉得表达一种快乐,敢于表达。

只要多说多练,自然会发音越来越清楚。

相信通过以上的策略,所有孩子都会变得口齿清楚,表达流利,更加乐于表达,享受表达的成就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三岁小孩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