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但内热是怎么回事(宫寒内热是什么症状)宫寒但内热是怎么回事(宫寒内热是什么症状)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宫寒但内热是怎么回事(宫寒内热是什么症状)

宫寒但内热是怎么回事(宫寒内热是什么症状)

这些年“宫寒”这个词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人理解为“子宫寒冷”,也有人理解为子宫里面有寒气,子宫温度低等等,其实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

在中医里面“寒”这概念应用得非常广泛:

中药的四气理论(又叫四性理论)就把中药的性质归纳为“寒、热、温、凉”四种属性;

在描述疾病症状时会用上”恶寒“、”寒热交替”等;

在描述疾病所属证型时又会以“寒证”、”外寒内热“、”外热内寒”等;

在说到致病外邪时又会提到“风寒暑湿”等;

在描述脏腑状态时,又会用到“脾寒”、“胃寒”等字眼;

甚至在描述自然界天气的时候也会用到“天寒”“寒冷”等字词。

一个“寒”字涉及到方方面面,没点古文基础难免会被绕进去出不来,也难怪会被人感到中医太难。

但是,千头万绪只要抓住本质,理解起来也不难。

现在普遍衡量寒热的标准为温度,特别是在温度测量工具,例如温度计的出现后,判断人体寒热的标准是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并以人体的平均温度,腋温36-37度为正常温度,超过此标准为发热,低于此标准则为低温。

我们在《健康饮食如何做到寒热均衡、五味调和?中医“四气五味”了解下》中曾说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性,并不是一个温度的概念,而是一个动作趋向的概念,在医古文中此处的“寒热温凉”应看作动词的使动用法,有着”使……寒/热/温/凉”的意思。

中医里面的寒热与温度计上的数字并不是单一的关系,中医里面的寒热更多的是从中药等作用于人体表现出来的动势趋向而判断的,具体到脏腑,则“热”是在描述某一脏腑机能亢进的状态,而“寒”则是描述某一脏腑机能低弱的状态。

“子宫”在西方医学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中,更多的是指是解剖学上所指的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而“胞宫”,有时称为“女子胞”,在中医理论里面属于奇恒之腑,是独立于五脏六腑之外,有其独立功能的腑,主要的生理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对于子宫的认识,器官层面和功能层面,现代医学与中医是基本一致的。

现代医学中并没有“宫寒”这个词语,在中医学的文献记载和正式的教科书及相关的中医妇科专著中也没有“宫寒”这一词条,但是宫寒这个词语在今天却被广泛地接受,通常用于那些表现出寒象的各种妇科疾病,导致月经不调等,严重者不易受孕甚至无法受孕、或容易流产等。

而我们上面说了,子宫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月经不调、不易受孕、无法受孕、容易流产”恰好是子宫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运行。

而表现出的寒象则通常有:“面色晄白或青白,形体胖、舌质黯淡、舌苔通常白;白带大多清稀无味,月经色黯淡无异味;小腹痛大多为冷痛,得热痛减,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大便稀溏等;脉象则大多表现沉濡等。”

所以,“宫寒”不能仅仅从温度来理解为“子宫寒冷”。

“宫寒”一词的准确理解应为:表现出各种寒象的子宫机能低下。

此外,导致子宫机能低下的因素,有可能不仅仅只是寒邪入侵,寒、痰、湿、瘀等都有可能导致子宫机能低下,至于具体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通过中医诊断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宫寒但内热是怎么回事(宫寒内热是什么症状)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