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好了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感冒之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感冒好了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感冒之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感冒好了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感冒之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

感冒好了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感冒之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

抗感冒药大多数是非处方药,虽然药品名称不同,但药物组成类似,药物作用大同小异。有些人感冒时喜欢同时服用两种甚至更多的感冒药,或自行增加服用剂量,以为这样更有利于治疗,殊不知这样做可导致某些药物成分的过量使用,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造成身体损害。

抗感冒药物多是复方制剂,主要包括解热镇痛、抗组胺、止咳、鼻粘膜血管收缩、抗病毒、中枢兴奋、中药等7种有效成分。

(1)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消化系统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服用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大,易引起出血。双氯酚酸钠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用药量成比例。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等。解热镇痛药大都有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在肾功能低下时容易引起肾损害;过量或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致肝肾损害。因此,肾功能不全者感冒时应慎用含上述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抗感冒药致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低,多数停药后即可缓解,但已患有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应慎用,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抗感冒药中的解热镇痛成分也可引起出血,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本身存在凝血障碍的患者,可加重凝血障碍而引起出血。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患者死亡。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各种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在含阿司匹林的抗感冒药中较为多见,例如:复方阿司匹林,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因此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对含其他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也应慎用。

(2)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中枢抑制作用,传统的抗组胺药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本类药物虽有抗过敏作用,但有少数患者可以对它产生过敏反应,类似药物间还可能产生交叉过敏。

(3)止咳类药物。如氢溴酸右美沙芬、氯哌丁等,部分患者在服用该药物的过程中会发生头晕、头痛、嗜睡、睡眠质量降低、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甚至还有患者会出现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

(4)鼻粘膜血管收缩药物。此类药物减轻鼻窦、鼻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窦口通畅,例如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心脑血管系统,如:头痛、心慌、血压升高等。大剂量可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心绞痛者的患者禁用含此成分的抗感冒药。伪麻黄碱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5)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复制,如金刚烷胺、奥司他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惊厥、癫痫等。金刚烷胺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剂量在200mg以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增大。老年人中,金刚烷胺半衰期可延长至34h,长期服用可产生蓄积中毒,出现幻觉、谵妄、精神失常或错乱等。金刚烷胺过量中毒可出现眩晕、嗜睡、抑郁等,严重者可出现惊厥,见于用4倍常用量时;严重的情绪或其他精神改变;严重的睡眠障碍或恶梦。

(6)中枢兴奋药。如咖啡因等。制剂中含有咖啡因,一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二是拮抗抗组胺药的嗜睡作用。偶有过量服用,可致恶心、头痛或失眠,长期过多服用可出现头痛、紧张、激动和焦虑。

(7)中药。如人工牛黄等。

由于抗感冒药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各自的不良反应,若选药不当,或盲目合用,易造成重复使用,也会造成不良反应的累加,这样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感冒药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且不能服两种以上的抗感冒药,以免相同成分造成药物过量。在连续服用1周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感冒好了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感冒之后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