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岁半宝宝睡觉颤抖是怎么回事(2岁半宝宝睡觉发抖)二岁半宝宝睡觉颤抖是怎么回事(2岁半宝宝睡觉发抖)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二岁半宝宝睡觉颤抖是怎么回事(2岁半宝宝睡觉发抖)

二岁半宝宝睡觉颤抖是怎么回事(2岁半宝宝睡觉发抖)

睡眠对机体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只有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各项技能才可以正常运转,我们的身体也才能更加健康。

生活在有不少人在睡觉时身体出现了异样,睡得好好的,身体突然抖一下,然后有坠落感,一下子惊醒,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

醒来之后还心有余悸,感觉自己好像真的从高处掉了下去,迟迟无法回神。这种现象又暗示着什么呢?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吗?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到底在暗示什么?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这种睡觉时突然抖一下的现象叫作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无意识的生理性肌肉抽动,和打嗝一样,是正常的肌抽跃的生理表现。

肌抽跃是一种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动现象。这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

由于速度很快,因此常常呈现出的是类似触电一样的动作,它所发生的部位依不同病症而异,可以是全身抽动现象、也可以是发生在身体局部。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例如打嗝、睡眠中肌抽跃,或紧张、疲劳时出现的肌抽跃。

在中医角度分析,临睡肌跃症则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引起。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当肝藏血不足的时候,人体就会出现烦热、多汗、多梦等症状。

当肾阴肾精不足的时候,出现腰膝酸软、手脚发热、失眠、盗汗等症状,表示身体阴气阴血阴津耗损,就会对睡眠产生不利的影响,经常出现临睡肌跃症就是表现之一。

睡前突然一抖的其他诱因,建议了解!

1.大脑神经兴奋

很多人在睡觉的过程中身体突然间抖动,有可能是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因为人在睡眠状态中大脑神经也会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在神经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出现了神经系统的兴奋,会让大脑释放出异常的神经调节信号。

睡眠中人的肌肉会慢慢放松下来,大脑信号接收缺失了反馈信息,就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导致人在睡梦中会突然地抖动一下,这是正常的现象,无需担心。

2.缺钙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动,如果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那么就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

钙对于维持强壮的骨骼、肌肉和血液系统的正常运作以及限制脂肪组织中过多的脂质储存至关重要。

当人体出现缺钙的情况的时候,容易出现抽筋的情况,其实就是肌肉痉挛,虽然对健康无碍,但如果一直存在,它们可以隐藏在钙慢性和严重缺乏,这种矿物质有助于肌肉运动。

3.不宁腿综合征

晚上睡觉腿不自觉地抖动,不排除是不宁腿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下肢自发的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异常感觉,以腓肠肌最为常见,大腿或者上肢偶尔也可以出现,通常为对称性。患者常主诉在下肢的深部有蠕动感、刺痛、烧灼感、疼痛或者是瘙痒感。

患者有一种急迫的强烈要运动的感觉,并导致过度运动。休息的时候出现症状,活动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缓解症状。

4.症状性肌抽跃

出现睡眠中无意识抽动的现象一般在临床上被称为肌抽跃现象。根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种现象的作用机理是大脑发出脉冲来使身体觉醒。

原因是在睡眠过程中呼吸频率降低的幅度过大,大脑判断错误以为身体快要进入死亡状态,所以通过信号来唤醒身体。

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则说明身体的机能处于一种较弱的状态,一般由过度疲劳所致。出现睡觉时身体突然抖动,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这种现象导致的,所以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身体过度疲劳。

各年龄段,睡眠需求是多吃时间

1.60岁以上

老年人每天睡眠只要达到五个半小时就可以保证身体正常休息,每晚睡眠不超过七个小时的老人,大脑衰老相对较慢。

而长期睡眠时间超过7小时或不足5.5小时,会导致精神恍惚,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可能出现老年痴呆,缩短寿命。

2.30~60岁

7小时。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比较容易达到深度的睡眠,所以晚上要早点休息,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疲劳。

3.13到29岁

因为学业与工作压力,青少年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以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睡八小时。

4.6岁~12岁

当到达进入小学后的年纪时,人体一天的总睡眠量大约是9~11个小时,有些孩童会在中午午睡或是在集中精神上了半天课后,觉得疲累想睡,是正常现象。

5.3~6岁

学龄前幼童已建立明显的日夜周期生物钟状态,总睡眠量减少至12个小时左右,通常白天大多可以保持清醒,但因为尚在发育的缘故,白天通常会有有一次小睡。

6.6个月~3岁

这个阶段,幼童开始形成有日夜周期的生物钟状态,虽然白天仍有多次的片段睡眠,但清醒的时间已逐渐增加,睡眠时数已减少至13~14小时。

7.1~6个月

新生儿从一开始因刚从母亲子宫的羊水环境脱离,从原本几乎都在睡的状态,开始慢慢进入醒着时间增多的阶段。

睡前禁忌,失眠者提前了解下!

1.睡前不宜吃东西

人体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消化系统的活动减慢。如果睡前吃东西,特别是吃油腻食物,或者吃得太饱,会增加胃肠的负担。

由于胃内装有食物,横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压,人躺在床上会感到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的深度。睡前吃东西会妨碍睡眠,睡后多梦。

2.不要剧烈运动

睡觉之前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和身心都得到放松,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好地睡眠。因此建议大家在睡觉前四个小时以内一定不可以进行任何的剧烈运动,可以适当地对身体进行按摩来放松身心。

3.睡前情绪不宜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4.忌睡前过度用脑

晚上如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把较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

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5.忌蒙头而睡

人一般比较怕冷,所以有的老人喜欢蒙头而睡。这样,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二岁半宝宝睡觉颤抖是怎么回事(2岁半宝宝睡觉发抖)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