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完第9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顺产后第九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顺产完第9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顺产后第九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顺产完第9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顺产后第九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顺产完第9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顺产后第九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产后病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和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产褥期是指产妇从胎盘娩出至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为6~8周

●新产后是指产后7天以内,包括在产褥期内

●三病:指产后痉病、郁冒(产后出汗)、大便难

三冲:指败血上冲,冲心、冲肺、冲胃

三急:呕吐、盗汗、泄泻

●产后病病因病机:①亡血伤津,元气亏损,虚火易动 ②瘀血内阻,败血妄行 ③饮食劳倦,外邪所伤。

●产后的病机特点:多虚多瘀

●产后病的诊断——三审

1.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2.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

3.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产后用药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产后病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

第一节、产后血晕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神昏口噤,甚则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本病为产后危重急症之一,属于“三冲”。西医学的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可参本证。

●病因病机:虚者:阴血暴亡,心神失守 实者:瘀血攻心,扰乱心神

●紧急处理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预防并发症和预防感染。

(1)立即将产妇仰卧位,头低脚高

(2)针灸:强刺激眉心、人中、涌泉等

(3)中药:固脱救厥。常用丽参针、参麦针、参附针

(4)西医疗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吸氧、补液输血、抗休克、预防治疗并发症。

●辨证论治:辨虚实,分脱证、闭证。虚者为脱,实者为闭。

治则:救脱开闭

治法:虚者益气固脱,实者行血逐瘀。

血虚气脱

症状

失血过多,突然昏冒,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心悸愦闷,渐及脱证,昏不知人,眼闭口开,手撒肢冷,冷汗淋漓,舌淡苔少,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治则

益气固脱

方药

独参汤

瘀闭气阻

症状

新产后失血过多,恶露不下或下也甚少,少腹阵痛拒按或心下满闷,气粗喘满,渐致闭证,恶心呕吐,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紧握,唇舌紫黯,脉涩。

治则

行血逐瘀

方药

夺命散

附、产后出血(PPH)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主)

(2)胎盘因素

(3)软产道损伤

(4)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阴道多量出血,失血过多,血压下降引起休克,重度贫血,易并发感染等相应症状和体征。

①胎儿娩出后即出血,色鲜红→软产道损伤

②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血,色黯红→胎盘因素

③总产程延长,胎盘娩出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

④持续性阴道流血、无凝血块→凝血功能障碍

⑤失血表现明显,伴阴道疼痛→隐匿性软产道损伤

●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第二节、产后痉病

●产褥期内,突然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称为“产后痉病”。西医学的产后抽搦症 、破伤风可参本证。

●辨证论治:

阴血亏虚证

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三甲复脉汤

邪毒感染证

解毒镇痉,理血息风

玉真散

●免疫接种破伤风类病毒是预防产后破伤风的最佳办法。

第三节、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特点:

(1)时间性:产褥期内,多在产后24小时以后的10日多见

(2)特殊内环境 :多虚多瘀,血室正开

(3)热型不一: 外感风寒,邪火内盛,水亏阴虚,劳倦虚烦,去血过多等

(4)可伴有生殖道及全身症状

●诊断:

(1)病史:妊娠晚期不节房事,产程不顺,接生不慎,产创,护理不洁;产后失血过多,产后不禁房事,外感,情志不遂史等

(2)临床表现:发热为主,伴全身及生殖道症状

(3)检查:关键是检查是否感染邪毒,此型重症威胁产妇生命。

①妇科检查:可发现生殖器官感染体征等

②辅助检查:血分析、胸透;血液、阴道或宫腔排出物的病菌培养十药敏;B超:宫腔有无残

留胎盘胎 ,盆腔有无脓肿。

产褥感染可出现生殖道→全身脓毒败血症等。

●急症处理:

1、产褥感染——支持疗法:抗感染

2、产后中暑——迅速改善环境:纠正酸中毒体征,预防感染

●治则治法: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危急重证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感染邪毒

症状

产后高热,腹痛拒按,恶露臭秽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外感

症状

发热恶寒,身痛流涕

治则

养血疏风

方药

荆穗四物汤

血虚

症状

低热不退,腹痛绵绵,恶露量少,色淡质稀。

治则

补血益气

方药

八珍汤

血瘀

症状

寒热时作,腹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暗有血块

治则

活血化瘀

方药

生化汤

附、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到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第四节、产后腹痛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

●生理性:孕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无其他不适,为“宫缩痛”或“产后痛”。

●病理性:若腹痛阵阵加剧,难以忍受,或腹痛绵绵,疼痛不已,影响产妇的康复,则为病态,应予治疗。

●治疗原则:以“补虚化瘀,调畅气血”为主。虚者补而调之,实者通而调之,用药勿过于滋腻,亦勿过于攻逐

●辨证论治

血虚证

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肠宁汤

血瘀证

活血理气,化瘀止痛

生化汤

第五节、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者。相当于西医学的子宫复旧不良、晚期产后出血。

●恶露:指胎儿、胎盘分娩出后,胞宫中遗留的余血浊液,随胞宫缩复而逐渐排出,总量约为250~500ml。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约3周左右干净。

①血性恶露:色鲜红,量较多,主要为血液,持续约3-7天。

②浆液恶露:色淡红,少量血液,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及宫颈阴道分泌物,约7天。

③白(黄)色恶露: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的蜕膜组织,约7天。

●病因病机: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

●辨证论治

气虚

恶露

量多、色淡红、质稀、无臭气。

症状

面色晃白、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大便溏薄、带下量多、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

补气摄血固冲

方药

补中益气汤

血热

恶露

量多、色深红或鲜红、质稠、有臭气。

症状

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则

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

保阴煎、两地汤

血瘀

恶露

量少甚或不下,色紫黯或紫黑,质稠有血块。

症状

小腹疼痛拒按、块下则痛减、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沈涩。

治则

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

生化汤

第九节、产后小便异常

一、产后小便不通

●新产后产妇发生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称“产后小便不通”,又称“产后癃闭”。

●多发生于产后3日内,亦可发生于产褥期中,以初产妇、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产后尿瀦留。

●病因病机:气虚、肾虚、气滞、血瘀

●辨证论治:

气虚

小便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宁。

症状

面色晃白、神疲肢倦、腹胀纳呆、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带下量多、舌淡苔薄、脉缓弱无力。

治则

补气升清,化气行水

方药

补气通脬饮

肾虚

小便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宁。

症状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舌淡、苔薄、脉沈细无力。

治则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药

济生肾气丸

血瘀

小便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刺痛,坐卧不宁。

症状

乍寒乍热,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涩。

治则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

加味四物汤

二、产后小便淋痛

●产后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状称“产后小便淋痛”。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产褥期泌尿系感染。●病因病机:湿热蕴结、肾阴亏虚、肝经郁热

●鉴别: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排尿困难,闭塞不通或点滴而下,但无尿痛,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辨证论治:

湿热蕴结

清热利湿通淋

加味五淋散

肾阴亏虚

滋肾养阴通淋

知柏地黄汤

肝经郁热

疏肝清热通淋

沉香散

第十节、缺乳

●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者。

●可以发生在产后第二、三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以新产后的缺乳最多见。

乳汁缺乏与否是根据乳汁分泌的多寡和是否足够喂养婴儿为标准

●病机:化源不足或瘀滞不行

●虚——乳房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

实——乳房胀满而痛,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

治疗法则:虚则补之,实则疏之

具体治法:调理气血,通络下乳

●辨证论治

气血虚弱

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甚至全无,乳房柔软,乳汁清稀。

症状

神倦食少,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则

补气养血通乳

方药

通乳丹

肝郁气滞

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甚至全无,乳房胀满,乳汁稠粘。

症状

胸胁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善太息,舌淡苔薄,脉弦或弦滑。

治则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

下乳涌泉散

痰浊阻滞

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甚至全无,乳房硕大或下垂不胀满,乳汁不稠。

症状

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纳少便溏,或食多乳少,舌淡胖苔腻,脉沈细。

治则

健脾化痰,通乳

方药

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了解更多中医妇科知识,请关注留言,感谢大家支持,咱们下期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顺产完第9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顺产后第九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