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早上起床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小孩早上起床就发烧怎么回事)小孩早上起床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小孩早上起床就发烧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小孩早上起床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小孩早上起床就发烧怎么回事)

小孩早上起床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小孩早上起床就发烧怎么回事)

导 读

“一上学就发烧,一回家就好”,这可能是很多人小时候都幻想过的“超能力”。然而这件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一名9岁男孩身上。


孩子的母亲本以为这是不是孩子在为不上学找借口,但医生却说:这真的是病,要高度重视。到底怎么回事呢?


01

启蒙狗•专注儿童安全


前段时间,河南商丘发生了这样一件“离奇”的事情,一名9岁的孩子轩轩,只要一提上学就会莫名其妙地发烧近40℃。


一开始,家人都觉得孩子是为了躲避上学而装病,但是用体温计量过之后发现,确实是发烧了,这种情况让一家人很是担心,是不是孩子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带着孩子就医后,医生表示,一般达到42℃的时候,体温反应是很烫的,但是轩轩的腋窝摸起来温度并不高,并且根据各项检测报告来看,轩轩身体的各项指标也是正常的。并且孩子一旦发烧到42℃,在没有任何医学处理的情况下,不会像轩轩这样,很快又恢复到正常体温。


这让一家人更加疑惑了,既然各项指标都正常,孩子为什么会反复发烧呢?在医生的建议下,家人决定带着轩轩去看看心理医生。


经过诊断,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医师告知轩轩家属,轩轩属于轻度抑郁。


无独有偶,成都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例,13岁的乐乐一到学校,老师就通知其家长说乐乐发烧了,妈妈将乐乐接回家,孩子的体温就慢慢降了下来,再去上学时,发烧就会如期而至。


发烧的问题持续了半个月之后,乐乐的症状又发生了改变,从发烧转变为一上学就肚子疼,一回家就好了,妈妈带着孩子去医院就医,结果都显示乐乐没有任何健康问题。


最后,家人带着乐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表示,乐乐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而正是这种焦虑转变成了身体上的不良反应。



02

启蒙狗•专注儿童安全


看到这样的新闻真是好气又好笑,不少网友表示:“我一上班也浑身难受”,但实际上,在生活中因为抑郁症引起的悲剧不在少数,看到以下这些案例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2021年11月27日,河南洛阳,一名高三的男生自称患有抑郁症,不想活了,想跳河自杀,幸好被救援人员及时救下。



2021年5月9日18时49分,成都49中某学生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美好的生命。孩子坠楼后,公安机关在他右侧裤包内找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最近几乎每周哭三次,上过天台,割过腕……”不仅如此,在警方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孩子完全不是父母老师眼中阳光开朗的样子。事实上,在父母老师看不到的角落,孩子悄悄割过手腕,甚至去年6月就向QQ好友提到过“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



2019年11月17日晚上11点多,河北省石家庄市,13岁女孩乐乐(化名)留下了仅有3行字的遗书,随后吞下96粒晕车药和16粒头孢,选择自杀。


此时,距离她被诊断出抑郁症仅一个多月。事实上,在这一个多月里,乐乐发了40条微博,都与抑郁症相关。在微博这个自己的小天地里,她多次写下自己患抑郁症后遭受的痛苦、自杀的想法以及希望得到的帮助。然而,在她自杀前,这些内容只有少数陌生的网友注意到,她身边的亲朋好友包括父母在内却没有一个发现。



郁症并不是不高兴,而是一种精神疾病,是一种心理障碍。


引发抑郁症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由于社会压力、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如果家里有人得过抑郁症,那么直系亲属的患病率比普通人高2-3倍。

这些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抑郁症患者外表如常,但内心长期处于痛苦之中。即使周围环境并没有值得悲伤的事情,但仍然情绪低落。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是抑郁症。


1、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早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于一些小决定,患者常常无法集中精力来作出决定,长久如此还会使患者出现挫折感和厌恶感。


2、身体不适

年龄较小的孩子,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例如,案例中的孩子一上学就发烧。


3、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如: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4、缺乏兴趣

抑郁症患者通常会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内驱力,对平时很重视的东西也毫不关心,尽管患者睡眠比较充足,但仍会感觉疲劳,并且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5、焦虑或坐立不安

抑郁症患者在患病初期还会出现焦虑或坐立不安等症状,患者极容易失去耐心和产生愤怒的情绪。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低度的压力,也会使患者感到焦虑和不安,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及学习。


6、自残、自杀行为

重症患者会利用各种方式自残、自杀。对自残、自杀未果者,如果仅仅是抢救了生命,没有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患者仍有自残、自杀情况的发生。因为这类自残、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他们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确诊抑郁后一些手术会被医生劝退,比如近视手术,还比如心脏病、腹腔类手术等等。


这不是歧视或排斥,而是对患者的保护。

就目前的医学观察而言,患者在术前出现抑郁情绪的概率普遍高于正常水平,如果焦虑程度过高,会影响他们遵从医嘱和治疗建议的程度,妨碍治疗效果。

而且,手术本身也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源,心理上的疑虑、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都会给患者造成压力。对抑郁患者而言,术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很有可能加重他们心里的负向情绪。

另外,正在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会日常服用一些精神类药物,有可能和手术治疗方案相冲突。



03

启蒙狗•专注儿童安全


那么,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呢?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另据精神心理数字诊疗平台“昭阳医生”发布的《2020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互联网洞察报告》,在0-18岁、19-29岁、30-39岁、40-49岁及50岁以上5个年龄段中,18岁以下精神健康患者的占比为15%。且从近三年增长趋势来看,18岁以下精神健康患者增速最为明显,占比对比2018年增长了94%,比2019年增长了55%


日前,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有利于及时干预,而更重要的则在于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强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把各类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父母,最容易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以下一些信号,父母要提高警惕:


孩子的情绪变得十分暴躁,经常发脾气甚至打父母;


持续一段时间地自卑,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失去兴趣;


人变得木讷迟钝,独来独往,郁郁寡欢;胃口不好,失眠,身体频频不适。


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异常问题的话,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一起分析,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再决定如何处理。


和孩子单独吃饭、饭后散步、短途旅行等都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好方法。


需如果父母无法调节孩子的抑郁情绪,则需请教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加以解决,及时给这些孩子以心理辅导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辅助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果孩子得了抑郁症,作为家人我们可以为他做些什么?


1、关心体贴孩子,从生活细节入手,设身处地理解孩子;不要用乖巧懂事的标准框住孩子;不要总是用家长的权威控制孩子,跟孩子成为朋友,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2、创造良好舒适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觉舒适温暖;时刻留心,预防孩子采取伤害自己的行为。当孩子存在自伤自杀、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食欲降低体重明显减轻等表现时立即就诊。


3、观察病人饮食睡眠情况,维持营养充足;遵循服用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原则,鼓励孩子坚持治疗。儿童抑郁症药物一般1 0~1 2岁以上方可使用。对学龄前儿童一般推荐用抗焦虑药,对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抗焦虑药副反应较轻,但需要经常反复使用者最好不要长期单一用药。正确判断孩子状态,如病情反复应及时就诊。


4、学会倾听,鼓励孩子宣泄不良情绪,掌握孩子的思维内容,不要在孩子倾诉痛苦的时候无视孩子,而是学会跟孩子共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孩子参加娱乐活动如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与人交往、参加社会实践等以促进孩子康复。



本期编辑:陈 慕

参考来源:澎湃新闻、成都商报、知乎等

《安徽启蒙狗》法律顾问:何振国(安徽九华律师事务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小孩早上起床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小孩早上起床就发烧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