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老是发麻发紧是怎么回事(心口发紧发麻是怎么回事)心里老是发麻发紧是怎么回事(心口发紧发麻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心里老是发麻发紧是怎么回事(心口发紧发麻是怎么回事)

心里老是发麻发紧是怎么回事(心口发紧发麻是怎么回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各种压力及应激事件的刺激,出现“内心紧张不安”的焦虑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体验的严重程度与客观环境、现实压力及应激事件不相符,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则会出现“病理性焦虑”,即焦虑障碍。那么,经常紧张不安、害怕心慌,是焦虑障碍吗?

  什么是焦虑障碍

  国际精神科认为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比如,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提心吊胆、紧张不安,这种症状会干扰日常活动,难以控制。

  焦虑障碍的分类

  (1)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多起病急骤,不限于特定环境、情境,常反复于1月内,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或胸痛、气短、肢体震颤、出汗及窒息感、濒死感,可伴有发冷、发热、肢体麻木等感觉异常,感到失控及快要发疯,可能出现恐惧死亡,其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

  (2)广泛性焦虑障碍

  虽可能出现心慌、胸闷、气促、口干等症状,但其起病相对较缓,多持续6个月以上,以“持续、全面的过分担忧多种境遇、紧张不安及行为改变”为特征,可伴有头昏、头痛、耳鸣、吞咽困难、震颤、尿频尿急,患者常过分担心自己或家人会发生意外而失能,过分为未来工作、学习、经济状况等担忧,常伴有易激惹、注意力下降、紧张、坐立不安的症状。

  (3)恐惧症

  恐惧症之所以被归类于焦虑障碍中,是因为其容易出现心慌、胸闷、气促、出汗等躯体症状及恐惧、紧张的精神症状,但恐惧症患者具有的高度恐惧、焦虑有明确的指向性,其对象多为特定的客观存在的物体、生物、情境、环境、活动,患者恐惧的对象往往对其无明确危险,但即使患者能认识到其恐惧、焦虑是不合理的,但患者仍不能控制自己出现上述恐惧、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并且对特定的对象持续回避。

  (4)分离焦虑障碍

  更容易出现于12岁以下的儿童群体,其焦虑综合征多出现于患者离开或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或离开依恋的对象时,常伴有噩梦及头痛、恶心等多种躯体不适。

  怎样调整焦虑情绪?

  如果只是存在焦虑情绪或者短时间处于焦虑状态,建议从以下方向着手做调整:

  1、增强安全感

  存在焦虑情绪的朋友,都是因为安全感不够,总是担心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从而导致焦虑。多增强安全感,可以让自己的焦虑情绪消失。

  2、增加自信心

  没有自信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

  3、转移注意力

  焦虑情绪是一种恶性循环,越焦虑就会越让我们注意引发焦虑情绪的事件,从而导致我们胡思乱想。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转移注意力,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一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

  4、心理放松

  不管是焦虑、恐惧、烦躁,还是其它的不良情绪,心理放松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心理放松有很多的方法,运动、看电影、听音乐等等,都可以让我们放松。当你焦虑不安时不妨做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你感到焦虑时,你会脉搏加速呼吸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速率,使身体相信焦虑已经过去。

  5、保持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这可能不易办到,因为紧张常使人难以入眠。但睡眠越少,情绪将愈紧绷,更有可能发病,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已变弱。

  但是在确诊为焦虑症后,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必要时采用物理仪器、药物、心理咨询等综合系统方法治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心里老是发麻发紧是怎么回事(心口发紧发麻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