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老师精神病是怎么回事(老师有精神病)东东老师精神病是怎么回事(老师有精神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东东老师精神病是怎么回事(老师有精神病)

东东老师精神病是怎么回事(老师有精神病)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先生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说道:“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还是掏出一颗糖,微笑着说:“你能承认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在我们看来,这么严重的一件事,陶先生却做得让小男孩如沐春风。那么,家庭教育怎么才能像陶先生这样,肯定了孩子的优点,却又巧妙地让他改正了缺点呢?今天分享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我们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简单而带着爱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对父母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父母提供许多可操作的方法。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教育学者、教育硕士,也是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著有经典育儿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曾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及写作。

现在,我就从放下严厉教育、父母修身、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地讲解。

01 净化育儿观念,放下心中的棍棒

现在,棍棒教育的支持者动不动就用“中国传统教育”来说事,这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歪曲。

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位圣贤说过孩子应该打。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上善若水”。其提倡的做法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即家人之间提意见,应该和颜悦色地说,而不是声色俱厉地指责。

下面我们就从电视剧《儿科医生》里的一个故事,说明严厉打骂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剧中有个男孩叫冬冬,他从小就喜欢吃手。冬冬妈妈说,她们跑了很多医院,都没有治好孩子的毛病。她觉得冬冬有精神病。

最后,妈妈带着冬冬,来到了儿科医生唐雨佳所在的儿科医院。由儿科主任钟琴接诊,唐雨佳在旁边学习和协助。

原来,妈妈对冬冬特别地严厉,平时不是打就是骂,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好听的。冬冬的眼神胆怯迷茫,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特别的不好。

冬冬妈妈无奈地跟医生说:“为了阻止冬冬吃手,我往他的手上抹辣椒、芥末;甚至孩子吃手严重的时候,我会把孩子捆起来,却仍然没有改掉他吃手的毛病。”

钟主任把冬冬妈妈支开,和唐雨佳一起用温和的语气和冬冬聊天:“孩子,这不是病,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包括医生和姐姐也……”

轻松的聊天和互动,很快让冬冬卸下了防备,他变得轻松自在,而且还笑了。

冬冬的妈妈回来后,钟主任就给冬冬开了一个药方——妈妈每天对孩子微笑,拥抱孩子。

冬冬妈妈一听就大发脾气,唐雨佳把她拉到外面,进行了心理辅导。

钟主任拥抱了冬冬,让冬冬感到很温暖;也让冬冬理解了妈妈,认识到妈妈是因为太爱他,太想让自己改掉吃手的毛病,才犯了错。

最后,冬冬决定改掉吃手的毛病,还主动拥抱了妈妈;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向儿子认错并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严厉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陷孩子于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所以,我们教育孩子时,不但要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多给孩子爱和陪伴。

父母要想像陶先生那样心平气和地处理育儿问题,首先得完善自我。

02 父母要先修身,完 善 自 我

一位家长给作者尹老师发了一封邮件。邮件的标题是“我忍,我忍,我忍忍忍”,且不说邮件的内容,光标题已经够吓人的。

古语说得好“忍字头上一把刀”,这么多把刀,刀锋之下,如何躲开伤害?若不去掉这些刀,迟早是要割伤自己或他人的。

所以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发脾气,不能光靠忍,还要不断学习,修身养性。

国学经典《大学》说:“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也就是说,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同样,父母自身的品性修好了,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如果父母自身没修好,面对孩子犯错时,就很容易情绪激动,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有位家长跟尹老师说,她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她儿子在读小学五年级,脾气很不好,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

有一天,儿子从学校里给这位妈妈打电话,说一个作业本忘带了,让她送到学校。想到儿子经常这样丢三落四的,她很是生气,加上她本来就很忙,于是心里越想越气。

见到儿子后,她就怒气冲冲地唠叨儿子。结果她的话还没说完,儿子就让她赶快回去,并扭头就走了。儿子非但没有感谢妈妈,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这更让她生气了。

她心想下次儿子再忘拿东西,再一起教训。结果第二天,儿子又打电话给她,说一个表格忘记拿了,让她送过去。她立即火冒三丈,对着电话说:“我很忙,没有空!”她随即挂了儿子的电话。

过了一会儿,老师打来电话,说表格必须今天交,否则儿子放不了学,老师也下不了班。没办法,她只好开车给儿子送去。

在路上的时候,她想到要见老师,心里有点紧张。她又联想着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儿子的情景,一下心疼起儿子来。

车子停在校门口,儿子跑出来了,她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儿子,给,水壶。这么久没喝水,一定渴了吧?”说着她把水壶和表格递给儿子。

儿子对妈妈的态度大为惊讶。妈妈还走近他,温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有点感动,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对不起!我又让你跑了一趟了!”

这位妈妈,没想到因为自己克制住坏脾气,竟让儿子不但收敛了脾气,还主动道歉认错。

这件事让她尝到了控制情绪的甜头,从此她开始修身养性。她有空就会看一些关于育儿的书籍,还会参加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以前她认为应该发脾气的事,现在都觉得没必要了。就这样,她与儿子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好,儿子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这是自勉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超脱境界。对于一个超然的灵魂来说,有什么事会让他心烦到失态呢?

当然,境界的升华不可能一步登天,而需要一点点去修行。当我们能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时,也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问题,孩子也能受到我们的感染而变得更好。


03 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观是人生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对待金钱,往往是一个人如何对待人生的外显表现。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提倡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教育。尹建莉老师认为,理财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如何用1元钱赚到10元钱,而是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

尹老师从女儿圆圆上一年级时,就给她零花钱,3元—5元不等,圆圆戏称这个叫“工资”。

尹老师不规定孩子怎么花,只要求不能买垃圾食品。

尹老师从没问过女儿是否有节余。如果一个月还没结束,圆圆就把钱花完了,还想要点钱,那尹老师就从下个月的零花钱里扣。

圆圆上初中的时候,一个月的零花钱涨到了10元。圆圆有什么要求,只要合理的,家庭经济情况允许的,尹老师也都会满足女儿的需求。

父母平常的花钱观影响了女儿。父母不乱花钱,女儿也不乱花钱,圆圆一般要的也是家庭条件允许的。

尹老师认为,父母不应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赚钱。因为家务是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有义务做的,都应该主动分担,而不能用来赚钱。如果在家里做什么事,都标好价,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

但偶尔用于教育孩子赚钱的思维,也是可以的。尹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次,她和圆圆一起逛街。女儿看上了一个漂亮的洋娃娃,要100多元,这在当时,算得上很贵了。

买洋娃娃已经超出了家庭的经济支出范围,所以尹老师当时没有给圆圆买。但看到圆圆

失望的眼神,尹老师想到了一个主意。

尹老师跟圆圆商量,让她洗碗赚钱买洋娃娃——洗一次得到2元钱,赚够50元,剩下的妈妈给补上。圆圆同意了,当天晚上尹老师就开始教圆圆洗碗。

尹老师悄悄地把洋娃娃先买了回来。当圆圆完成25次洗碗后,尹老师就把洋娃娃拿出来给了女儿,圆圆特别的开心。

通过这件事,不但让圆圆学会了做家务,也让圆圆明白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付出,就要坚持。

另一方面,尹老师夫妇在花钱上,从不对女儿苛刻。圆圆从来不需要动用任何心机和父母较劲,心态反而极为单纯,不会贪婪和算计。

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花钱时过于斤斤计较,会让孩子学会算计和小气;同样的,孩子要名牌就给买名牌,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是否允许,也容易滋长孩子的虚荣心,让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付出,一味地索取。

所以想要孩子有个正确的金钱观,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04 结 语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给我们传递了“净化教育,不要反自然养育”的育儿理念。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父母打骂自己;因此不要沿用父母的打骂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父母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得先把自身修好。当我们变得优秀了,事事给孩子以榜样和引领,孩子自然就优秀了。

如果你正被孩子的教育问题困扰着,那就先静下心来阅读这本书。从自我修身开始,我们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 End -

作者|明月清泉,从小喜欢文学,热爱写作。考有育婴师证,现专注于研究育儿方面的问题。

图片 | 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删。

本文由@大鱼带娃 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东东老师精神病是怎么回事(老师有精神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