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散在痰鸣音)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散在痰鸣音)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散在痰鸣音)

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散在痰鸣音)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果这个病人连续同一症状就诊3次,还是没能找到病因,就需要转介其他医生了。


收到一位非常认真负责,也非常具有学习精神的年轻同行的信息:

我手上有一个以前其他医院就诊的病人,一直跟着我的。孩子2岁多开始上托班后反复感冒咳嗽,家里还有个弟弟,两个孩子就不停交叉感染,姐姐每次咳嗽厉害,做雾化有效。

今年还喘息发作,氧饱和度88%以下,儿童医院住过院,后来进入这个秋冬季就不停的呼吸道感染+咳嗽。

我让她启动哮喘治疗,上个月普米克令舒早晚半只维持还可以,其中有两次呼吸道感染加用了万托林,后来减量为一天一次普米克令舒。但这个月反反复复呼吸道感染还是没有控制好,频繁咳嗽加用万托林,感觉效果不好,后来让她早晚半只普米克令舒维持,但感觉还是控制不好,还是想让她看一下呼吸专科医生的建议,因为治疗效果不好。


这是一位细致的家长,连续记录一个月孩子的情况:

(家长提供)

病例概况


主诉:反复咳嗽近2月。

现病史:反复咳嗽近2月, 期间雾化治疗:布地奈德+万托林,咳嗽反复,咳嗽痰鸣,晨起咳嗽明显,晨起喷嚏,有黄色鼻涕。

既往史:患儿去年喘息1次某高端私立医院就诊,合胞病毒阳性,雾化数天后缓解;今年8月份因喘息氧饱和度下降至88%,急诊入院,当时检测鼻病毒阳性,肺部CT正常,雾化治疗后痊愈出院;近2月反复咳嗽,启动哮喘治疗,效果不明显。

个人史:G2P2L2,足月产,婴儿期有湿疹,但不严重。

家族史:无哮喘患病史。

体检:一般情况好,耳道耵聍,鼻黏膜水肿,黄色粘性分泌物,面部压痛(按压鼻翼两边和/或眉弓处痛感明显)咽部充血,可见咽后壁粘性黄色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运动后无喘息音。心腹部正常,皮肤无湿疹。

分析与治疗:

1.有两次喘息,均与病毒感染有关。
2.启动哮喘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可以表明这个患儿哮喘治疗基本无效,是否合并症存在?是否继续哮喘治疗的必要?再就是找出孩子咳嗽的原因。
3.这个孩子咳嗽明显带痰声,面部压痛,咽喉部大量的黄色分泌物,启动鼻-鼻窦炎治疗,停用哮喘治疗方案。

治疗3天后家长反馈


家长:有的时候看能洗出黄鼻涕 ,就还配合一点, 但有时候洗完没有黄鼻涕流出来她下一次就不配合,觉得自己好了。

李医生:坚持就是胜利。

家长:老师说下午也没咳嗽,放学回家进屋咳嗽了几声然后也没再咳嗽,今天早上洗鼻没有抗拒,还笑嘻嘻很配合。

李医生:对治疗反应很不错,但务必遵医嘱。

治疗第6天家长反馈


李医生新年好!我来汇报一下今天情况。小朋友最近除了今天早上之外都没咳嗽。

昨天晚上我去机场接人,回来的时候她已经睡着了,家里人在她睡前只给洗鼻喷鼻,不知道要吃药所以没给吃。

今早起床之后咳嗽了一阵。我赶紧先给洗鼻,然后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盐酸西替利嗪片就着饭喂下去,过了一会就不咳嗽了。上午出去玩,又跑又跳也没咳嗽。她最近睡觉也没有呼呼噜噜的声音了,之前咳嗽厉害的时候睡觉有呼噜声,感觉痰很多的样子。


讨论一下<6岁孩子反复咳嗽伴喘息问题


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3岁前至少有一次哮鸣的儿童,可以用哮喘预测指数(API)。

API(Asthma Predictive Index)


主要标准:湿疹或父母哮喘。

次要标准:临床医生诊断的过敏性鼻炎,与感冒无关的哮喘,外周血嗜酸粒细胞≥4%。

6岁前出现的喘息需要排除以下问题后再考虑哮喘,以下为个人临床经验:

1.呼吸道病毒感染或和支原体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尤其合胞病毒和人鼻病毒感染更容易发生喘息,病毒感染气道上皮,促进气道炎症反应,诱发免疫介导,导致喘息发生。

2.过敏性鼻炎或和鼻-鼻窦炎。

哮喘儿童常合并鼻炎、鼻窦炎,在我的临床体验中也是发病率不低的。临床也会出现以反复咳嗽为主诉的鼻-鼻窦炎,尤其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区别。

3.先天性的发育问题。

早产儿肺发育不良、囊性纤维化、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问题。

(李医生拍摄)

4.肺部感染。

迁延性细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婴儿期是否肺炎病史,尤其是支原体和腺病毒重症肺炎病史,因气管壁的破坏导致支气管扩张。

(李医生拍摄)

5.家庭香烟环境和宠物。
写在最后临床上这种孩子还是很多的,选择这个病例是家长提供了详细的以咳嗽为主的病情变化和对治疗的反应,家长对孩子疾病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也非常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当然这个小朋友在两位医生的合作下得到恰当及时的诊治。

忘记在哪本书看到一句话,大意是:作为医生,如果这个病人连续同一症状就诊3次,还是没能找到病因,就需要转介其他医生了,但是并不代表着当事医生的诊疗水平不够,医生也是人,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性,转诊是为病人疾病着想,说明医生有超强的责任心,和继续学习的精神,并能拓展自己的医疗思维。

参考文献:
[1]UpToDate
[2]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 (2016年版)
[3]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 (2020年版)

专家简介

李欣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注重病人随诊和长期管理,关注孩子在生长发育中遇到疾病如何恰当诊治。发表论文数篇,编写《全科医师临床诊断思路》儿科章节,上海基层身心委员会委员。

本文来源:呼吸天使

本文作者:李欣

责任编辑:CiCi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6个月婴儿肺部呼吸音增粗,散在痰鸣音)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