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筛值(新生儿心筛)婴儿心筛值(新生儿心筛)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心筛值(新生儿心筛)

婴儿心筛值(新生儿心筛)

社会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信没有一个父母是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而且老觉得自己曾经没有掌握的能力,如果不好好培养孩子的话,会让孩子吃跟自己同样的亏。于是,就会出现很多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前段时间,有一篇报道称,一位小姑娘,在学习舞蹈时,因为不当的动作,最终导致高位截瘫。这报道发出以后,很多父母特别感慨。的确,这是一个悲剧。

这个悲剧提醒我们父母,如果一味求成的话,不掌握科学的育儿观念,不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当然的指挥控制孩子,还自以为是为孩子好,最终,绝对是自讨苦吃。

身边有一位这样的妈妈,深谙顺势而为之道。她也是有一个女儿,但是她会挑选合适的时候,为自己的女儿创造更好的机会。在她的引导下,孩子学什么东西都特别轻松,妈妈也感觉乐观其成。相对于那种鸡飞狗跳的亲子模式,这位妈妈和女儿一直是其乐融融的状态,真的是让人羡慕不已。

请教这位妈妈的时候,这位妈妈也是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她说,你看我每天很轻松吗?但是你不知道,我每天都在学习育儿知识,每天都在看书,我觉得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自己要先掌握知识呀。这位妈妈一语点醒了我的确如果想要一套科学的育儿方法的话,首先要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学习是唯一的途径。

依靠着自己掌握的育儿知识,这位妈妈真的是抓住了宝宝最佳的学习时间,在宝宝每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让宝宝去学习,最终的确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以后逐渐减慢,5岁以前即完成整个人脑发育的80%,到7岁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故7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而以3岁以前更为关键。

按照蒙台梭利的说法,宝宝的自我成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就是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他们对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这个时期就叫敏感期,它被一些教育家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因此,宝宝在关键期学习起来较容易,效果也显著。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它有许多个阶段,比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

这只是大的分法,每个敏感期里又可以分出许多阶段,比如感官敏感期里还有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等,文化敏感期里有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认字敏感期等。

孩子进入敏感期,吸收遇到的所有事物,并使之成为人格的一个部分。

比如孩子处在“对细小事物敏感期”时,当他静静的看小蚂蚁搬家、云卷云舒的时候,如果父母不给他提供这方面的帮助甚至认为无用而强行打断,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心粗如筛,成为“马大哈”;

再比如五六岁的孩子处在“婚姻敏感期”,如果遭到了破坏,父母又没有及时的给予孩子成长的帮助,答疑解惑,接触他心理上的困惑;那么在孩子长大之后,心里残存的阴影会让他组织不起幸福的家庭。

【宝宝学习各种能力的几个重要关键期】

1、语言关键期(0-6岁)

从宝宝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2~3岁是宝宝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正常语言环境中,这时儿童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容易获得口头言语的能力。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其后很难再学会说话,狼孩的情况就是这样。

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2、培养秩序关键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孩子往往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哭泣、害怕,甚至大发脾气。所以“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秩序的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3、感官发育关键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3岁前,孩子通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

3至6岁则能更具体地通过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准备多种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世界。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关键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

因此,如果宝宝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具有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训练关键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

除了大肌肉训练外,孩子要重视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这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的关键期(2.5-6岁)

两岁半孩子逐步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

这时,父母应让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立的生活。

7、书写关键期(3.5-4.5岁)

8、阅读关键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敏感期内,得到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

此时,父母可以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就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9、文化学习关键期(6-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要求,因此,父母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来满足孩子。

我们的孩子好比是一颗颗蓄势待发的种子,那么作为父母,自然就是种下种子的农民。

如果农民一点也不了解庄稼的特性,本来二月份下种,结果三月下了;本来出苗之后三十天锄草,第二天就锄了……

然后农民下了最大的功夫,给种子施肥、浇灌,给它最好的呵护,可是种子还是长不好,甚至死了。

农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搞的?我对你这样好,你为什么不好好长啊!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像农民清楚庄稼一样清楚孩子成长的特性,清楚他的精神世界,不然,我们又怎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怎能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心筛值(新生儿心筛)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