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 冬寒菜(孕妇冬寒菜可以吃吗)孕妇 冬寒菜(孕妇冬寒菜可以吃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孕妇 冬寒菜(孕妇冬寒菜可以吃吗)

孕妇 冬寒菜(孕妇冬寒菜可以吃吗)

有时候,我们坐在餐桌边吃着菜时就会突然想到,现代人菜类这么丰富,那么在古代呢?是不是也像现在这么丰富呢?古代人平时都吃什么菜呢?

带着这些疑问,黑嫂查阅了一些古籍文献,发现在很多古籍中,都记载了一种名叫“葵”的菜,在现代,这是一种野菜,也叫冬苋菜或滑菜。

在古代,人们对这种菜极其依赖,很多诗词和文献中都有记载。

东汉许慎《说文》解释得非常直接:

葵,菜也。

唐朝诗仙李白的押支韵诗《赠闾丘处士》中是这样写的: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我们可以看出来,李白这里说的这个葵明确就是烹来吃的,李白可是唐朝人,这说明在唐朝时,这种葵菜还是主流。

也不仅仅是在诗词中,在不少古籍中也是有的,比如西汉经学家刘向编撰的《列女传》中这样写:

鲁漆室之女,见鲁君老,太子幼,倚柱而叹,邻妇问之,曰:昔有客马逸,践园葵,使吾终岁不饱葵,吾闻河润九里,渐濡三百里……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鲁国漆室的女,见鲁国国君老,太子年幼,靠着柱子叹息,邻居问他,说:从前有个客人马狂奔,勾践园葵,让我一年不饱葵……

这里面是有重要信息的,比如园葵,其实就是菜园子,有人骑马踏了,结果一年的菜没有了。

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代这个葵是非常重要的一样蔬菜。那么,这个葵是怎么来的?古人一直吃到了什么时候呢?

一、上古遗留,从远古到战国

关于这个葵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去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肯定是我国原产的一种野菜,被先民们发现并且食用。夏商周时,人们就开始吃这种菜,但我们无法在这些里面找到线索,主要是夏没文字,商甲骨文种类太少,周朝时的记载又模糊不清。

比如在《周礼》中讲了周天子平时吃什么,有八珍、五谷、一百二十种菜,但这里面有没有葵则没有直接记载,所以,我们还得向下查。

 我们最早能明确找到记载葵的是《诗经》《左传》,两书的成书年代差不多,都是春秋中后期。

《诗经》中多次出现这个葵,这说明在春秋时期,葵已经是全民食用的一种菜。《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这样记载: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

我们可以看出来,那时候主要是煮,我们现在想不出来古人的食用方式,但那时候没有炒菜,只有煮、烤、蒸,这种葵应该是煮熟后用来拌着吃,佐料当然也是有的,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近二十多种酱料,春秋末年,只能比周朝多而不能少。

而在鲁国史官左丘明《春秋左传》中则这样记载:

仲尼曰: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这句话特别有意思,说孔子说,鲍庄子的智慧不如葵,葵尚且能保护自己的脚。

那为什么说葵能保护自己的脚呢?这个脚其实是根,这个葵是须根,所以说古人说话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挖苦得也非常有意思。

所以,葵自古就有,远古就已经开始食用,到春秋末年开始有记载,并且被主要食用。

二、百菜之主,从魏晋到唐朝

到了魏晋时,葵作为一种蔬菜的作用并没有减少半分,反而越来越重要,不但历史文献写,志怪小说也写,同时,一个重要的点是农书上也有了记载。当时人们对葵的依赖性可见一斑。

比如在南朝梁时的萧子显所著的《南齐书·周颙传》中这样记载:

颙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时候的葵菜是居家必备的家常菜。

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这样给葵分类和食用阐述:

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复有大小之殊。又有鸭脚葵。……世人作葵菹不好,皆由葵太脆故也。菹菘,以社前二十日种之。葵,社前三十日种之……取葵著瓮中,以向饭沃之,欲令色黄,煮小麦时时粣之。

当然了,一种常见菜,必定会被一些人借用,或用来言志,或用来做托词,比如南朝刘敬叔的志怪小说《异苑》中这样说:

苻坚欲南师,梦葵生城南。以问妇,曰:若军远出,难为将。

各种记载都表明,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主流菜和家常菜,每家都离不了。出自魏晋的一首名叫《汝南鸿隙陂童谣》中这样写:

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葵。反乎覆,陂当复……

这首童谣的原作者已经不可考,童谣的原作者历来就难以查明。同样,在一首不知名的魏晋押庚韵诗中是这样写的: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这里有趣的是把葵的采摘方法给写了出来,就是不能采根,留下根来等着再出再摘。

到唐朝时,人们的肉食主要是羊肉,而素菜就是葵,这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吃的一种菜。

唐朝人李延寿所作的《北史·卢观传》中这样写:

观弟叔彪在朝通贵,魏收常来诣之,访以洛京旧事,不待食而起,云:难为子费。叔彪留之,良久食至,但有粟飧葵菜,木碗盛之,片脯而已。所将仆从,亦尽设食,一与此同。

《北史》虽然是唐朝人所写,但记录的则是魏晋南北朝时候的事。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从魏晋到唐朝时,葵的食用价值越来越高,成为居家必备的蔬菜。而这一现像,终将改变。

三、宋明以后,淡出餐桌

宋朝时,葵的作用仍然没有减少,很多诗词里都有写到,人们的蔬菜样式较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鲍照写过《园葵赋》。当然了,这种写菜的事,怎么能少得了美食家苏轼呢?他在自己押元韵的七言律诗《新酿桂酒》中这样说:

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

相比宋朝人的风流潇洒,元朝人则更多是冰冷的记录,而且,葵到元朝时已经是夕阳西下,辉煌不了多少年了。

在元代王禛所写的《农桑通决》中这样夸赞:

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供食之馀,可为菹腊,枯蘖之遗,可为榜簇,咸无弃材,诚蔬茹之上品也。

到了明朝时,随着海上东方航线的开通,不少蔬菜得以流入,葵的食用率大大降低,明朝王象晋结合前人的记录,叙述了葵的制用方法,并且还说了几月各有什么忌讳:

食葵当乘其叶嫩时,须用蒜,无蒜勿食。久病大便涩滞者宜食,孕妇宜食,易产。作菜茹甚甘美,但性太滑利,不益人。热食,令人热闷。三月食生葵,动风气,发宿疾,饮食不消。四月食之,发风疾……同猪肉食,令人无颜色。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则是这样总结的:

古人种为常食,今种之者颇鲜。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正月复种者为春葵。然宿根至春亦生。

到了现代,葵也并没有消失,但很少有人叫这个名字了。葵陪伴着古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现在则几近消失,这似乎让人感觉到了伤感。但仔细想想的话,现在人们的选择应有尽有,而且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学会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葵菜从被主要食用到渐渐远离,这看似葵菜的发展历史,但何偿不是我国人民餐桌食物的进步史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孕妇 冬寒菜(孕妇冬寒菜可以吃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