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就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躺下起来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躺下就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躺下起来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躺下就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躺下起来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

躺下就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躺下起来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

测量血压时正常,就不存在低血压?是错误的理解,甚至高血压的人都容易出现“低血压”,这个低血压的发生与体位有关。通常发生时突然,症状可轻,如头晕、黑矇;也可直接晕厥,但缓解也快,躺下片刻可明显好转,这叫体位性低血压。

例一:

15岁男性,睡懒觉,中午12时因憋尿实在不行,起床小便,在排尿过程中出现头晕,随即晕厥,摔倒后不久,可自己站起来,之后无诉其他不适。

考虑为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血压调节异常的表现。定义为:从平卧位或蹲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低血压(<90/60mmHg),或收缩压降低超过30mmHg,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

上述诱因:憋尿过久,突然排尿导致腹压骤降,血液大量回流腹部,引起高处(脑部)的血压骤降,供血量相对减少而出现脑功能障碍,当跌倒后,由于平卧,脑部血压回升,头晕可缓解或消失。类似的像产妇在产后,常在腹部垫一个沙袋,道理基本也一样。

例二:

高血压降压治疗过程中,不少患者出现晕倒在床边、走廊、厕所里,诱因常见就是突然起床导致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失去弹性。降压治疗过程中,血压下降过快,此时突然改变体位,特别是由卧位转为站位,受重力及血管弹性差等因素影响,血液往下肢流量骤增,身体血压调节跟不上,便会导致脑部血量骤减,出现这种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总结原发性体位低血压的特点起病隐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后多见;直立位时血压迅速而显著降低;直立位出现脑缺血症状:①轻者头晕、眼花、乏力;②重者出现晕厥,晕厥前无面色苍白、恶心、出汗、心悸等先兆;有自主神经受损表现:如皮肤干燥、少汗或无汗、排尿障碍、夜尿多与遗尿、阳痿、腹泻或便秘等;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存在一些神经症状:说话缓慢、写字手颤或笨拙、步态不稳、发音困难等。

血压测定试验阳性,如下:

测量平卧位和直立位血压,每分钟1次,连续3~5次,血压下降>30/20mmHg为阳性。

也有学者认为:直立收缩压较卧位下降50mmHg,舒张压下降20~30mmHg,也有诊断价值。

如何预防及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比较重的且常见的症状就是晕厥摔倒,因此摔倒造成的头面部外伤、骨折等创伤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日常预防及护理可大大的降低这种意外的发生,做法有如下:

1、杜绝憋尿情况,实在不得已时可尝试蹲位或坐位小便。

前列腺肥大并尿潴留者,过长时间排不出尿,膀胱过度膨胀时,在插尿管放尿时,医生常嘱咐别一次把尿放完,采取多次放尿的方法就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憋尿过久也可学这方法。

2、起床或下地时,动作应缓慢、有序。

长时间卧床或服用降压药,在起床下地时动作要缓慢,可先在床上坐片刻,同时双下肢活动,再缓慢站起。下肢的活动,有利于下肢“肌肉泵”紧张,利于下肢血液循环。

3、对于站立过久易出现低血压或下肢活动障碍者,可穿紧身衣裤或弹力长袜,有起到减少下肢静脉血淤积的作用。

4、高温天气容易产生血压降低,应避免喝酒、泡温泉、桑拿。

5、适量的运动,对血液的循环、心肌收缩力、肌肉泵都有帮助。

体位性低血压常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预防的关键、也是注意的重点:就是体位变换时,应缓慢、有序的进行,除此外最好还要身边有扶物或者陪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躺下就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躺下起来头晕站不稳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