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宝宝多大才会走路(正常多大的宝宝会走路)正常宝宝多大才会走路(正常多大的宝宝会走路)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正常宝宝多大才会走路(正常多大的宝宝会走路)

正常宝宝多大才会走路(正常多大的宝宝会走路)

老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一岁学走路。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当他们具备了一种成熟的能力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到下个阶段当中,不需要父母过多的干涉。

但正常发展的前提就是孩子身体健康,不存在疾病和缺陷的干扰。也正是因为有宏观的发展规律,才让一些家长可以尽早得知宝宝的健康情况。

超前教育在宝宝身上不适用

小蔡是一个新手妈妈,自从怀孕开始,就陷入深深的焦虑当中,每天都想着如何能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营养品、胎教统统派上用场,不仅要吃,还要吃最好的。

等到宝宝出生之后,小蔡的天才培养计划就可以实施了。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肢体运动发展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在学会走路之前,一定要学会爬和站立才行。

但是小蔡就反其道为之,在宝宝8个月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锻炼宝宝扶着东西站起来,爬这个过程完美跳过了。等到丈夫询问的时候,小蔡还振振有词:反正都得会走,会不会爬重要吗?

只是在宝宝学会行走之后,总是会摔倒,甚至双腿出现O型腿的前兆。等到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了解了情况之后,非常严肃地训斥了小蔡:这简直是在胡闹,孩子双腿的力量非常差,肌肉组织生长得也有问题,你真是坑娃呀!

回到家之后,小蔡回想起医生和她说的话,感到非常后悔,只要看到孩子就会不停地哭,要是能够重来的话,自己一定不会这么愚蠢了!自己真是个大傻瓜。

“先爬后走”的娃,与“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区别?有这4点差距

肌肉力量的分配情况不同

我们都知道,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是需要全身进行配合的,眼睛控制方向,大脑控制平衡,双腿和双臂给予前进的动力,并且腰腹也要支撑起整个身体才行。

这看似简单的运动,对孩子的身体考验是非常大的。通过学习爬行,他们全身的肌肉会产生相应的记忆,并且帮助肌肉变得强大。孩子的行为越灵活,说明身体的肌群发展越好。

等到身体足够成熟之后,宝宝在学习走路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吃力,双腿才能够完美地承担全身的重量,并且有了爬行的相关经验,大脑和肢体的配合也会更好。

双腿的形态不同

如果跳过了爬行这个环节,宝宝就从坐直接转换为行为的状态,对双腿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从静止到运动并不简单,不是单纯靠模仿就能真正学会的。

当孩子不会支配自己双腿,双腿的肌肉也不知道该如何分担身体重量时,就会导致双腿因为受力不均和不正确,造成生理变化,O型腿、X型腿,都会相继表现出来。

虽然宝宝在最初学习走路的时候,形态都像个小鸭子一样,但是有相关经验和新手小白在后期的发展当中,差异无法隐藏,会越来越明显的。

协调性方面发展不同

在孩子身上,协调性表现如何就可以直接衡量出孩子发展水平如何,比如手眼协调,能否自己独立吃饭,饭能不能顺利送到嘴里。还有一个就是走路。

协调性好的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可以又快又好地学会,只要他们脱离父母的保护之后,基本上不会发生频繁摔倒的情况,有些协调性好的孩子,没几天就能学会奔跑呢。

但反之,协调性不好的孩子,学习的时间非常长,无论父母怎么耐心地引导他们,他们就像是学不会一样,怎么做都做不好。父母一离开,就摔得东倒西歪。

今日小结:

你家宝宝是几岁学会走路的?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正常宝宝多大才会走路(正常多大的宝宝会走路)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