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多发实质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肝内实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肝内多发实质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肝内实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肝内多发实质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肝内实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

肝内多发实质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肝内实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

大家好,我是良医枫子。自从学医后,很多病人或者亲戚朋友经常会问我,医生说我肺检查出结节,甲状腺有结节,肝结节,或者乳腺结节。我该怎么办?我还有的治疗吗?是不是肿瘤晚期?没病的都要把自己吓出一身病了!这些所谓的结节,占位或者阴影等都是影响学的一些专用名词,非属于疾病名称。

视频加载中...

上图是肾癌晚期患者影像图

首先,大家要认识什么是结节?

结节就是生长在各个器官包括皮肤组织内不同性质的实性病变,称为结节,可以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常见于甲状腺,乳腺,肺,肝脏及皮肤等。良性结节通常有比较完整的包膜,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良性结节、皮下结节等。恶性结节通常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向周围呈侵袭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小,血运比较丰富,生长比较迅速,比如乳腺恶性结节,肝恶性结节,肺部恶性结节等。在影像学上表现不规则,周围没有完整的包膜,向周围呈侵袭性生长,有毛刺,而且结节血流信号比较丰富,需要及时诊治。

肝结节最常见的原因是酒精性肝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形成的肝纤维化结节,一般直径在0.5-0.8cm之间,不超过1.0cm,结节多了,肝小叶被破坏并形成假小叶,这就是所谓的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结节较大,直径可在1.0-2.0cm以上,但是结节大于1cm,或者多发结节病变需警惕癌变的可能。

干预措施:1.长期饮酒,经常吃发霉花生或者腌制类、鱼生等食物,以及肝炎患者是高危人群。2.肝结节可能出现于肝硬化,肝吸虫病,肝癌患者,需区别于肝血管瘤。3.出现肝结节需到专科医院咨询就诊,建议消化内科。4.检查手段:甲胎蛋白监测,肝癌的肿瘤标记物,升高需警惕癌变可能;B超检查,简单实惠,操作简单快捷,无辐射伤害;CT平扫或增强检查:检查层面清晰,更有助于判断,尤其小的病灶,缺点有一定辐射。其他还有核磁共振检查,价格较贵,但无辐射。

肺结节是指通过拍片,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孤立性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 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多发性肺结节常表现为单一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结节,一般认为>10个的弥漫性肺结节多为恶性肿瘤转移或良性病变,局部病灶直径>3 cm者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内容引自《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肺部CT提示肺癌

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大部分肺小结节为良性,原因可能为炎性病变、纤维化结节、结核球、错构瘤等。是否为良恶性需依据结节的形态、密度和大小来分析。

胸片

高危人群:1.长期吸烟人群,二手烟危害一样大。2.高龄人群,同时有尘肺,硅肺,长期暴露于煤矿,粉尘,有毒化学物质人群。3.家族遗传史及既往肿瘤病史人群。

检查随访:1.检验: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等肿瘤标记物检测。2.胸片,或者低剂量CT检查。若出现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1cm,需3个月随访一次CT,如无变化或增大,建议活检或手术切除;纯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0.5cm,无需进一步评估,每年复查1次CT;0.5cm﹤纯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1cm,3个月复查,随访3年,无变化,则可大致认为为良性结节。

乳腺钼靶

乳腺结节:可能是乳腺增生,钙化灶,脂肪瘤,纤维瘤,囊肿以及炎症结节等。乳腺增生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它多见于30~50岁女性。而最令人担心的是乳腺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恶性肿瘤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全球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人数亦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首位。引用来自修订2022版《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

10月18日为乳腺癌世界宣传日

大部分乳腺结节都是通过B超检查发现的,直径在0.5cm左右的结节B超就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来,有经验的B超医生最小可以发现0.2cm直径的结节。大的结节自己用手能触摸到。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

名词解释:小叶原位癌(LCIS)、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或小叶不典型增生(ALH)

图片摘自网络

高危人群:1.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或曾有乳腺癌史;2.有胸部放疗史,或者有放射性接触史;3.肥胖,血脂异常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4.40岁以前被诊断为上图指南提到的疾病人群。

随访检查:若B超提示结节直径小于0.5cm,可密切动态观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检查,平时减少对局部的刺激,并注意乳头有无溢液、特别是有无血性分泌物,腋窝有无淋巴结肿大;若B超提示结节直径超过0.5cm,可再做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简称钼靶),钼靶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当然最容易的检查就是自我检查,通过手触摸检查病灶的变化。

甲状腺结节示意图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触诊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7%,高分辨率B超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0%~76%。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甲状腺结节一般多由B超发现,也有自己触摸发现。成年女性甲状腺结节出现远高于男性。甲状腺结节可分为多发(2个以上)和单发,多发结节一般不发生癌变,单发的结节出现癌变的可能性大。

高危人群: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2.甲状腺癌家族史;3.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或伴颈部淋巴结肿大;4.降钙素长期高于正常范围者等。

甲状腺触摸检查

检查随访:如果查体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直径小于0.8cm应密切动态观察,3个月-6个月用B超检查一次,如果无明显增长则提示还处于良性阶段,不需特殊处理。一旦直径超过0.8cm,甚至超过1.0cm,则需要做病理活检,可能医生会建议直接手术切除以除后患。在B超检查的同时,应检测甲状腺素(T3、T4)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SH)以评价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最后建议: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不管是良性结节还是恶性结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WHO曾提出癌症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消除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和锻炼,增进身心健康。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可大大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主要是对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恶化,尽快恢复健康。

三级预防:又称“康复性”预防,是指在治疗癌症时,设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正确选择合理、最佳诊疗方案,恢复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码字不易谢谢大家阅读,点赞,关注评论,如有错漏,缺陷请大家批评指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肝内多发实质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肝内实性结节,甲胎蛋白正常)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