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含义(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两个含义)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含义(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两个含义)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含义(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两个含义)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含义(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两个含义)

来源: 东宝舒霖关怀

除了血糖值,大家平时还会关注其他哪些指标呢?

有人可能会疑惑:糖尿病为什么要查其他指标,测个血糖不够吗?还真不够!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19年版)中指出:糖尿病的治疗应遵循综合管理的原则,包括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凝状态等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预期寿命。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确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

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以下指标供大家参考。

指标一:血糖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4.4~7.0mmol/L

非空腹血糖:<10.0mmol/L

对于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早采用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指标二: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于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控制目标为 7% 以内,但对于不同情况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的水平也是不同的。

<6.5%:年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7.0%: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7.5%: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年龄<40岁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以及40岁以上慢性肾脏疾病 1~2期患者;未用胰岛素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 3~4期患者<8.0%:糖尿病病程较长、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的患者;健康中度受损的老年患者<8.5%: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 3~4期患者或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5期患者<9.0%:健康状态差的老年患者;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情况,且预期寿命<5年的患者;精神或智力障碍、视力减退等情况导致执行治疗方案较困难的患者

监测频率

治疗之初建议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达标后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指标三:血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比较常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进展风险。

控制目标

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建议降压目标应<130/80 mmHg,老年或伴有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值可适当放宽至140/90 mmHg。

监测频率

平稳且达标者:每周1~2天,早晚各一次。

不平稳或初诊者:连续7天,早晚各测量2~3次,取后6天平均值。

指标四:血脂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脂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非常重要。

控制目标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首要目标。

总胆固醇(mmol/L):<4.5

甘油三酯(mmol/L): <1.7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mol/L)

男性 >1.0女性 >1.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mol/L)

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2.6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1.8

监测频率

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

指标五:体重指数

控制体重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任务。

控制目标

体重指数BMI(kg/㎡) <24.0

注:BMI=体重(kg) / [身高(m) ]2

结语:2型糖尿病理想的综合控制目标视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而异,治疗未能达标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患者都将有益,都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并发症的风险。

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糖友们,加油吧,你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图片作者,您好,医师报全媒体平台已经按报社标准为你准备了稿费,请您与我们联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含义(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两个含义)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