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健康锻炼方法(公园里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哪些)公园健康锻炼方法(公园里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哪些)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公园健康锻炼方法(公园里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哪些)

公园健康锻炼方法(公园里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哪些)

春暖花开后,外出走路锻炼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石家庄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马湘毅提醒,走路锻炼的运动量要因人而异,科学锻炼很重要。

燕都融媒体记者 檀亚楠

锻炼要注意适度

“看到朋友圈里有一些朋友在晒步数,我挺羡慕的。”市民郭女士说,她平时比较宅,运动较少,听说每天坚持走路锻炼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她也想试试。于是,她开始尝试每天走1万步。20多天后,问题出现了。据郭女士介绍,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膝盖有点疼,她考虑可能是自己走得过快、过多,就改成慢走,但没想到疼得越来越厉害,到最后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的肿胀、发热。于是,她赶到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骨伤科门诊就诊。

接诊的骨伤科医生张欢诊断郭女士是因为运动过度而导致关节内滑膜组织受损,滑膜产生过多关节滑液,造成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也就是滑膜炎。张欢提醒,走路可以提高骨骼质量,增强肌肉力量,增加脂肪消耗,减少脂肪堆积。但走路锻炼要注意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据张欢介绍,每天走1万步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平时运动量很少的人或体质稍差的人,每天1万步的起点就显得高了。他建议初次锻炼的人群,可以每天先走上四五千步,以不感到很疲劳为度,等适应了以后再逐步提高,不必苛求每天1万步。

选择正确的走路姿势

除了运动量要适度外,走路锻炼时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马湘毅表示,首先要注意走路的时候需将膝关节完全伸直。这是因为位于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对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正确行走奔跑有着重要意义。在膝关节完全伸直的情况下股四头肌才能发挥最大保护作用,增加关节稳定性,发挥肌肉缓冲地面反弹力的作用。

其次,走路时应注意抬头挺胸收腹,两眼平视前方,保持双侧脚尖朝向正前方,双脚分开的距离与骨盆距离相同。迈步时,应脚跟先着地,以便省力,减少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行走时自然摆臂,不要低头玩手机,以免伤及颈椎,并注意及时躲避来往的行人及车辆,避免发生危险。

马湘毅建议,日常走路要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高跟鞋等都是不合适的。可以选择慢跑鞋,以便缓冲走路时的地面冲击力,从而保护膝关节。注意定期检查鞋子,如果出现后脚跟磨损、足跟窝向某一侧塌陷、鞋底或鞋跟弹性明显降低,就要及时更换新鞋。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上午或下午温度比较适宜的时段,去公园的健身步道锻炼。

【来源:燕赵都市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公园健康锻炼方法(公园里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哪些)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