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低压48(孕妇低压48危险吗)孕妇低压48(孕妇低压48危险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孕妇低压48(孕妇低压48危险吗)

孕妇低压48(孕妇低压48危险吗)

作者:

郭明、张智慧 (河北遵化市人民医院)

王秀娟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刘湘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鲁 桦 (清华大学华信医院)

折瑞莲 (广东深圳市人民医院)

朱凤丽 (山东菏泽牡丹区妇幼保健院)

吴海燕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1.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2.什么叫子痫前期?

答:子痫前期(PE),是一种以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和(或)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全身多个重要器官和组织的妊娠期特有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为3%~5%。子痫前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什么是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何不同呢?

答:重度子痫前期发生于妊娠34周之前者称为早发型,发生于妊娠34周之后者为晚发型,早发型子痫前期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是导致34周前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病率虽然不高(1/5),却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因与胎盘形态发育异常有关。

4.妊娠期高血压一定会进展为子痫和子痫前期吗?

答:不一定,约50%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会发展为子痫前期。

5.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是什么?

答:(1)至今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及多通路致病的疾病,无法以“一元论”来解释,有学者提出“两阶段”学说。第一阶段为临床前期,即子宫螺旋动脉滋养细胞重铸障碍,导致胎盘缺血、缺氧,释放多种胎盘因子;第二阶段胎盘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促进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激活及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子痫前期-子痫多样化的临床表现。

6.子痫前期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吗?

答:有关系,子痫前期患者无论是母胎界面局部还是全身均存在炎症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现象。特异性的免疫研究集中在T细胞,正常妊娠时母体Th1/Th2免疫状态向Th2漂移,但子痫前期的患者蜕膜局部T淋巴细胞向Th1型漂移。近年发现,当Treg细胞显著减少时,促进Th1占优势,使母体对胚胎免疫耐受降低,引发子痫前期。

7.与子痫前期有关的结缔组织病有哪些?

答:与子痫前期有关的结缔组织病包括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大动脉炎和系统性硬化症等。大量研究表明,子痫前期与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有关系,抗磷脂综合征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病率为9.5%,抗磷脂抗体阳性是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妊娠可能不改变大动脉炎的发展,但可增加高血压失代偿的风险,并引起子痫前期。

8.子痫前期疾病与遗传有关系吗?

答:子痫前期具有家族倾向性,提示遗传因素与该病发生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

9.子痫前期与营养有关吗?

答:已发现多种营养因素如低白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可能有关,但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10.妊娠期孕妇体重与子痫前期有关吗?

答:(1)对于体重正常和偏低的孕妇,妊娠期增重过多将导致子痫前期风险加倍。

(2)妊娠前体重过大和妊娠早期增重过多均是发生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3)无论妊娠前体重如何,妊娠期增重较少者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降低。

11.年龄越大的高龄孕产妇,是否容易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答:是,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孕妇年龄大于等于40岁为子痫前期发生的其中一个高危因素。

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怀孕方式(自然怀孕及做试管婴儿)有关系吗?

答:尚无定论,有一些研究的结果似乎显示通过试管孕育的孕妇中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但是研究者并没有区分其他因素导致的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另有一些研究显示,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表明试管婴儿与子痫前期存在明确关系。

13.孕早期HCG翻倍不好,着床浅,孕晚期是否容易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答:子痫前期的发展包括胎盘形成不良阶段(妊娠满20周前)及胎盘形成与发育不良所致的后果两个阶段。指南指出,子痫前期的主要发生机制是重塑的母体脉管系统对绒毛间隙的灌注不足导致了胎盘功能不全,所以孕早期HCG翻倍不好,着床浅,孕晚期可能易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胎盘病理有哪些改变?

答:有研究及文献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的胎盘绒毛具有合体滋养细胞结节、细胞滋养细胞和纤维素样坏死的绒毛数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而且胎盘重量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

15.与正常孕妇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有哪些值得关注?

答:除了针对疾病本身的关注,还需密切关注围产期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报告的检测结果、胎儿生长发育指标、胎盘羊水变化、脐血流及子宫动脉血流及凝血指标等变化。

16.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危险因素包括:

(1)首次妊娠:子痫前期风险远高于再次妊娠。

(2)妊娠间隔:如果二次妊娠与首次妊娠时间间隔10年以上,则二次妊娠子痫前期风险增加。

(3)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患有子痫前期的女性风险较高。

(4)子痫前期既往史:首次妊娠时出现子痫前期的女性再次妊娠的风险增加。

(5)年龄:40岁以上的女性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子痫前期。

(6)合并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偏头痛和肾脏病的女性更易出现子痫前期。

(7)肥胖:产检时(BMI)≥35kg/m2的肥胖女性发生子痫前期机率较高。

(8)多次妊娠:二次或多次妊娠女性子痫前期风险较高。

(9)多胎妊娠;

(10)抗磷脂抗体阳性或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17.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狼疮活动:主要危险因素;

(2)既往高血压;

(3)抗磷脂综合征;

(4)肥胖;

(5)抗ds-DNA或抗RNP(+);

(6)补体降低;

(7)妊娠早期血小板减少症。

18.子痫前期-子痫可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答:可导致全身各脏器各系统灌注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可导致母体脏器衰竭、胎盘早剥等,也是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新生儿严重并发症。

19.哪些指标提示子痫前期比较严重?

答:(1)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卧床休息,两次血压测量间隔至少4 h);

(2)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

(3)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

(4)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1 mg/dl(97.2 μmol/L)或为正常值2倍以上];

(5)肺水肿;

(6)新发生的脑功能损害或视觉障碍。

20.子痫前期有哪些并发症?

答:常见并发症有:

(1)HELLP综合征: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特点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母体和胎儿生命。常见于分娩后,但也可在妊娠20周后发生。

(2)胎盘血流不足:胎盘血流供应不足,胎儿获得的氧气和营养减少,可导致生长缓慢、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和早产。

(3)胎盘早剥:指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严重者可出现大出血,危及胎儿和母体生命。

(4)子痫:是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抽搐,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意识模糊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昏迷、永久性脑损伤和死亡。

(5)心血管疾病:血压控制不佳时可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

21.子痫前期疾病史的女性,远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吗?

答:最新的研究指出,无论何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患高血压的几率为正常人的5倍。预防措施是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维持健康体重、运动、节食、戒烟),提高心血管疾病防范意识。

2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1)妊娠期高血压:孕 20 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1mmHg=0.133kpa)和(或)舒 张 压 ≥90mmHg,于产后 12 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阴性,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子痫:子痫前期指孕20周后出现临床症状,包括高血压、高尿蛋白或其他器官、系统异常,胎盘-胎儿受累,子痫通常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3)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的妇女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20周后出现蛋白尿;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蛋白尿增加,或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等重度子痫前期的表现。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既往存在的高血压或在妊娠20周前发现血压高,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 20 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23.子痫前期有何症状?

答:子痫前期初期可无临床症状。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子痫前期的早期征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水潴留——手、脚、脚踝和面部水肿,但水肿症状与血压增高及尿蛋白异常出现的顺序不固定,有的人先出现水肿,有的人先出现血压升高和尿蛋白异常。需要注意的是,虽然6%~8%的妊娠女性都会出现高血压,但出现高血压不一定会发生子痫前期。另外出现水肿也并不一定就是子痫前期,很多妊娠期女性尤其是妊娠晚期会出现生理性水肿,休息后可减轻,而子痫前期水肿常突然发生且较为严重。其他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头痛、全身乏力、呼吸急促、短期内体重迅速增加(水潴留导致)、呕吐、尿量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因胎盘血液供应减少,胎儿的主要表现为生长受限。

24.预测子痫前期的实验室指标有哪些?

答:(1)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胎盘蛋白13、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子痫前期患者明显降低,抗血管生成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子痫前期患者明显升高。

(2)凝血及纤溶相关因子如D2聚体子痫前期患者明显升高

(3)正常情况下胎盘生长因子浓度在早孕、中孕逐渐增加,在29周-32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子痫前期妇女从孕13-16周开始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平均值仅为90pg/ml,而正常人群为142pg/ml。孕20周~孕33周+6天孕妇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与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大于85,孕34周至分娩大于110,一周内发生子痫前期风险增加。

25.子痫前期孕妇出现蛋白尿,如何解读?

答:2019版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2013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指南和2015版中华医学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基本一致,尿蛋白仍然作为重要但非必要的诊断依据。由于尿蛋白(+)的假阳性率高达71%(即使是(+++)的尿蛋白,假阳性率亦有7%),故指南将尿蛋白诊断标准更正为随机尿蛋白定性需大于(++)。

26.孕妇与正常人的蛋白尿标准一样吗?

答:不一样。

(1)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及中分子蛋白由于电荷屏障和孔径屏障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血浆中的小分子蛋白可以通过,因此,会有一定量的小分子蛋白存在于人原尿中,正常状态下>95%的蛋白被近曲小管重吸收,最终存留在终尿中的蛋白含量约为30~130 mg/24h。

(2) 妊娠晚期孕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峰值可增加40%~50%,尿蛋白排泄量也比非妊娠时增多,一般不超过0.3 g/d,此为生理性蛋白尿。这种生理性改变可在妊娠后1个月出现,对于健康的肾脏而言,这些变化在产后42天可恢复至孕前水平。

27.如何留尿查24小时尿蛋白?

答:由于取尿液样本不正确,会导致尿蛋白阳性的检测误差。正确的收集尿样的方法应为:

(1)检查前不要大量饮水和咖啡、浓茶等;

(2)一般用清洁干燥的容器收集24小时尿液;

(3)为避免尿道口和会阴的细菌和阴道分泌物污染导致的检验误差,最好在采集前清洗外阴;

(4)收集中段尿 10~30 mL;

(5)尿液应该在半小时之内送检,最晚不超过 1 h。

2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非妊娠期原发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有何不同特点?

答:(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前无高血压,孕 20 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及器官功能损害

(2)非妊娠期原发性高血压:孕前即有高血压,或妊娠前未监测过血压,怀孕后发现高血压并持续至产后12周以后。

(3)肾性高血压继发于肾脏疾病,有肾脏疾病史、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肾脏大小、形态异常,肾脏病变的发生常先于高血压或与其同时出现,血压较高且难以控制,蛋白尿血尿发生早、程度重、肾脏功能受损明显。

29.平时血压仅80/50mmHg,也没有任何症状,孕期是否不用达到诊断标准的血压就可诊断孕期高血压?

答:若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不作为诊断依据,但需严密观察。

30.如何诊断重度子痫前期?

答:见如下表1。

表1.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

31.非药物疗法如何预防子痫前期?

答:子痫前期虽然无法完全预防,但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持正常高血压,降低子痫前期风险:每天喝6~8杯水;避免油炸或加工食品;减少食盐摄入;多运动;避免饮酒和摄入咖啡因;每天抬高下肢;休息;遵医嘱服用补充剂和药物。

32.如何治疗子痫前期?

答:子痫前期的治疗根据发病孕周数及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症状较轻者,可卧床休息,降低血压从而增加胎盘血流供应。妊娠晚期出现子痫前期可给予分娩(分娩是治愈子痫前期的唯一方法),一般在分娩后一周内,子痫前期症状即可消失。妊娠早期、病情严重者需要终止妊娠。症状不太严重者,可增加产检频率,给予以下药物:

(1)降压药:降低血压;

(2)抗惊厥药:硫酸镁是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治疗的一线药物,可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

(3)皮质类固醇:如果患者患有子痫前期或HELLP综合征,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改善血小板和肝功能,延长妊娠时间。

33.子痫前期选择哪些降压药物?

答:根据病情、血压和医院具体情况选用药物。

(1)严重头痛/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选择拉贝洛尔静脉滴注,最大剂量<300 mg/h,禁用肼屈嗪和硝苯地平;

(2)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充血性心力衰竭,口服硝苯地平,禁用拉贝洛尔;

(3)肺水肿时考虑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

(4)难治性高血压选择硝普钠;

(5)子痫前期伴肺水肿,选用硝酸甘油。

34.妊娠期高血压首选哪些降压药物?对胎儿有副作用吗?

答:(1)拉贝洛尔降低血压但不影响肾及胎盘血流量,并可对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胎儿肺成熟;

(2)硝苯地平:降压作用迅速,一般不主张舌下含化,副作用有心悸头痛,使用时需检测血压变化,警惕血压太低造成的严重并发症,与硫酸镁有协同作用不建议联合应用;

(3)尼莫地平:优点是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副作用为头痛、恶心、心悸及颜面潮红。

35.如何用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硫酸镁是子痫治疗的一线药物,也是重度子痫前期预防子痫发作的关键药物。预防和治疗子痫的硫酸镁用药方案相同,分娩前未使用硫酸镁者分娩过程中可使用硫酸镁并持续至产后至少24~48小时,注意保持硫酸镁血药浓度的稳定性。用药方案:静脉用药:负荷剂量硫酸镁4~6g,溶于25%葡萄糖20ml静推(15~20分钟),或者溶于5%的葡萄糖100ml快速静滴(15~20分钟),继而硫酸镁1~2g/h静滴维持,24小时用药总量不超过25g,用药时限不超过5日。硫酸镁作用机制:镁离子可通过解痉和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信息传导,使骨骼肌松弛及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抑制内皮素合成,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II的反应,从而缓解血管痉挛状态,通过阻断组氨酸通道阻止钙离子内流,解除血管痉挛、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提高孕妇和胎儿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改善氧代谢。

36.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孕妇终止妊娠时机?

答:分娩时机的处理取决于对患者的评估以及孕周,需权衡母亲与胎儿的危险利弊。

(1)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可期待治疗至孕37周终止妊娠。

(2)重度子痫前期:妊娠<24周经治疗病情不稳定者建议终止妊娠,孕24~28周根据母儿情况、当地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决定是否期待治疗;孕28~34周,若病情不稳定,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病情仍加重,促胎肺成熟后应终止妊娠,若病情稳定,可考虑期待治疗,并建议提前转至早产儿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妊娠≥34周患者应考虑终止妊娠。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无症状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多在诊断后1~3周发展为有严重症状的子痫前期,而对于无严重症状的子痫前期患者,可在数日内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还可发生胎死宫内等。而胎心监护是必要检测手段,但也要结合超声等。像这些高危儿和宝贵儿的孕妈应在孕28周后进行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妈可孕32周后),无异常情况可每一周做一次,特殊情况下需增加次数。

37.子痫发生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引产或分娩?

答:任何治疗方法都是暂时的,终止妊娠才能彻底扭转病情,预防子痫再发。因此如不考虑孕周,在子痫控制后尽快终止妊娠(一般在24 h内)。

3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必须剖宫产吗?剖宫产后,何时能要二胎?

答:不是必须,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如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原则上考虑阴道试产,如果不能短时间内阴道分娩,病情有可能加重,可放宽剖宫产指征,一般术后建议2~3年再要二胎。也有专家建议至少术后1年半可以。

3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剖宫产麻醉应注意哪些?

答: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为首选,对于血小板计数大于70x109/L且较为稳定时,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较低,需排除获得性或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异常,正在应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治疗。

4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紧急剖宫产所生孩子的智力和健康有会有问题吗?

答:远期并发症取决于分娩孕周及是否有严重并发症。研究显示,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时间越早,器官受累越严重,其围生儿预后不佳,重度子痫前期的新生儿体重及阿普加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孕妇,远期智力和健康可能会有影响。

4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有哪些日常注意事项?

答:注意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不建议限制食盐的摄入,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睡前口服地西泮2.5~5mg。注意观察有无血压升高、头痛、眼花、胸闷、腹部疼痛、胎动、阴道流血、尿量、体重变化等。

42.如何预防子痫前期-子痫?

答:对于低危人群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预测为高危人群,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

(1)适度锻炼;

(2)合理饮食:不推荐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也不推荐肥胖孕妇限制热量摄入;

(3)补钙:低钙摄入的孕妇(摄入量<600mg/天)建议补钙,每日口服1.5~2.0g;

(4)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主要针对有特定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用法:可从妊娠11~13+6周,最晚不超过妊娠20 周开始使用,每晚睡前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100~150mg至36周,或者至终止妊娠前5~10日停用。

(5)寻找病因很重要,如为抗磷脂综合征诱发,则在下一次妊娠时,从怀孕开始即正规治疗,使用羟氯喹、低分子肝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阿司匹林等。

43.妊娠期营养元素补充可预防子痫前期吗?

答:妊娠期营养对于预防子痫前期有重要作用,妊娠期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体重增长,对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目前,除了妊娠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外,补钙也是可能有效的预防子痫前期的手段,且更为安全。其他营养素,如叶酸、硒等用于预防子痫前期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支持。

44.如何预防风湿病相关的子痫前期?

答: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妊娠:

(1)病情不活动且保持稳定至少6个月;

(2)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为泼尼松15mg/d(或相当剂量)以下;

(3)24h尿蛋白定量0.5g以下;

(4)无重要器官损害;

(5)停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至少6个月;

(6)没有服用妊娠期间不允许服用的药物,对于孕前一直服用羟氯喹的患者建议妊娠期间继续使用。

45.预防风湿病相关子痫前期,应监测哪些指标?

答:对于病情稳定者在妊娠期应定期进行免疫学实验室检查,监测病情活动。既往有狼疮肾炎的患者,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升高,应密切监测血压、24h尿蛋白、肝肾功能以及免疫学指标。对于病情活动者,尽早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维持病情稳定,从而减少子痫前期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有不良孕产史者,孕前应全面评估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发现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早给予免疫治疗,同时加强孕期监护,密切随诊,以减少不良母儿结局的发生。

46.为预防风湿病相关子痫前期,哪种情况不适宜妊娠?

答:严重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50mmHg(1mmHg=0.133kPa),或出现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重度限制性肺部病变(用力呼气肺活量<1L);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肌酐>213.6μmol/L);既往有重度子痫前期或经过阿司匹林(ASP)和肝素治疗仍不能控制的HELLP综合征;过去6个月内出现脑梗死。过去6个月内有严重的风湿病病情活动。

47.第一次怀孕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而引产,再次妊娠还会发生吗?

答:会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孕妇首次怀孕、既往子痫前期病史均为子痫前期发生的高危因素。

48.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吗?

答:需要看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果是易栓症,包括抗磷脂综合征诱发,则抗凝治疗肯定是有效的。虽然目前教科书及指南建议抗凝治疗主要针对有特定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建议从妊娠11~13+6周,最晚不超过妊娠20 周开始使用,每晚睡前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100~150mg至36周,或至终止妊娠前5~10日停用,且不推荐肝素用来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实际上,从我们大量的临床经验来看,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可有效防治易栓症导致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49.有高血压家族史,平时血压就增高,怀孕后必须服降压药预防子痫和子痫前期吗?

答: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治疗目标是预防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并尽可能延长健康妊娠的时间。根据内科高血压疾病指南解读,推荐血压大于等于150/100mmHg启动药物治疗,避免将血压降至低于130/80mmHg,以避免影响胎盘血流灌注。


致 谢

2020年春节后,我们陆续推出了《免疫性不良妊娠答疑解惑》系列专题,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好评,在此,对已参与该专题撰写、编辑、修改和补充的医生、专家和教授(见如下名单)表示深深的感谢!

众所周知,复发性不良妊娠的诊疗涉及面很广,不是哪一个医学专业所能完全覆盖的,每个医学专业的大夫观点和意见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而广大的患友们更是非常迷惑、焦虑、痛苦甚至绝望,无所适从。为此,我们收集了数十场患者教育会过程中,患友们常提到或较关注的问题,组织全国相应专业的博士、高年资医生、专家和教授,以提问关键词相关内容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客观的回答,希望能对每一位有不良妊娠史孕妈妈的顺利怀孕和分娩有所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性不良妊娠答疑解惑》系列专题内容是每一位医学工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患者,每一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来综合分析和判断,这些资料仅供参考!

当然,在撰写、编辑、修改和补充过程中,肯定仍有不少的遗漏和错误,希望广大的读者们批评指正,我们将在出版书籍时予以纠正,谢谢!


刘湘源及其团队 2020-4-29


医学博士、医生、专家和教授名单

(已网络发布,按姓氏拼音排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孕妇低压48(孕妇低压48危险吗)
分享到: 更多 ( 0)